专家研讨女书传承 为女书习俗寻找科学保护措施

  8月28日,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暨“女书文化记录工程”项目结题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省政协副主席刘晓以及国内外女书研究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女书习俗,主要在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为妇女所专用,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化,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女书习俗,在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2年4月,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暨“女书文化记录工程”项目结题,旨在通过女歌、女红、女书书法等女书习俗原生态的现场展示,以及专家学者集中研讨,全面客观地展示女书文化特点,科学论证女书习俗的价值,合力推进女书习俗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乃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程,把人类这一文化瑰宝展示在全世界人们的面前。

  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到会祝贺。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努力寻找女书习俗科学保护措施,并希望女书流传地的妇女要努力学习,在弘扬女书习俗,加强女书抢救保护等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希望当地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抢救保护女书文化。要广泛团结省内外、国内外有志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志士仁人,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凝聚智慧,让女书文化绽放异彩。

  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女书专家、学者就女书习俗的科学抢救保护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 (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唐晓君 莫胜)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四问中国式申遗 文化遗产这笔账该怎么算(图)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