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沉木根雕焕发新生机 女子越剧发源地引来台商

嵊州古沉木雕

11日,记者从位于中国女子越剧发源地——浙江省绍兴嵊州市的“全国根雕艺术研究院”获悉,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嵊州剡溪江底,出土了大量深埋千百年的珍稀古沉木。嵊州众多的民间艺人,以古沉木为原料,雕刻加工成一件件珍贵的根雕艺术品。台湾客商为这些艺术品所深深陶醉,更是在台北开出了专营店,让海峡两岸共同感受到了远古的呼唤。

古人说“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这里的乌木就是指古沉木,是千万年前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层的枯木残根,只有被埋藏于相对密闭缺氧空间中的木头,才能保持千百年不腐不化的神奇姿态。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古沉木成为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

为何众多的巨大树木会突然倾覆在嵊州剡溪中。这里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剡溪河底古沉木非常多,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在古代,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茂盛。这些古沉木在河流拐弯处,或者江边被发现,很有可能是洪水冲击有关。”中国科学院副院士丁仲礼表示。

据悉,古沉木被挖掘出来后,艺术家感受到了这些“枯木残根”的独特意境。在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全国根雕艺术研究院院长郑剑夫的带领下,嵊州的民间艺人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艺术创作。目前,嵊州已有根雕企业6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人,相当于全国根雕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形成了“浙江根雕看嵊州”的良好态势。

台湾客商黄树人就与嵊州古沉木雕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买了几件作品回到台湾,我所有的朋友都非常惊讶,这世上竟然有这么美的东西。”预感到古沉木雕的魅力,黄树人随后在台北开出了两家专营嵊州古沉木雕的商店,“现在,我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要来一趟嵊州采购。”

古沉木根雕是嵊州根雕的一朵奇葩,嵊州根雕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当年戴逵喜爱剡中山水而隐居嵊州,并在这里开启了中国根雕艺术的源头。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根雕艺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在民间延续。

嵊州市委书记郭敏表示:“流传千年的嵊州民间工艺,不仅保留了历史记忆、凝结了民族智慧、蕴含了本土风格,而且是嵊州的精神之根,是越乡文化的‘活’的见证。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记者 赵晔娇)



责任编辑:若冰
上篇文章:又是一年中秋到 南国珍品百年琼式月饼走俏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