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凤翔木版年画将在2011年春节登上邮票(图)

凤翔艺人邰立平与他的木版年画。

以中华民族独特想象力和特殊手法创造出来的木版年画,像一颗明珠,曾一度湮没于历史的风尘,而在岁月的轮回和有识之士的守护中,它又重新向世人展示出亮丽的容颜,逐渐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3年开始,这些美丽的年画陆续登上了“国家名片”——9套木版年画系列邮票,而陕西足足等待了7年之久,记者昨日获悉,古朴自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凤翔木版年画终于要在2011年春节登上邮票。

昨日,国家邮政局的特派设计家陈静之来到西安,与来自文化、美术、集邮、非遗保护界的专家学者及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一道,共同探讨这套特种邮票的设计方案。据介绍,为弘扬传统文化,国家邮政部门从2003年发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开始,每年都要发行一套木版年画邮票。7年时间,已分别发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潍坊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等。木版年画邮票已成为每年春节推出的重头戏,每套邮票的设计都别具匠心,印刷精美,版式特别,深受海内外集邮爱好者的喜爱。

据了解,凤翔木版年画是全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一,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表现出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全部为手工印制,局部填染,套金套银而成,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鼎盛时期,生产者多达100多家,画局也有十多家。可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木版年画受现代彩色印刷术的冲击,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贴传统木版年画的越来越少,木版年画的市场越来越萧条。“在宝鸡一带,传统手工年画被机器印刷的光鲜亮丽的年画逐渐取代,凤翔木版年画也消去了它原有的辟邪、美化装饰的作用,逐渐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宝鸡岐山人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凤翔木版年画能登上系列邮票,那宣传效应肯定不可估量,能大大提升凤翔木版年画的知名度。而且,这对传承人也是一种安慰,更是对传承事业的促进和肯定。据统计,现在宝鸡六营村全村都在做泥塑,年产值可达百万元。也许,凤翔木版年画也能复制凤翔泥塑的成功模式。西安美院版画系主任成文正表示,凤翔木版年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将作为方寸艺术登在邮票上,无论造型、色彩都是经典。

可是,凤翔木版年画种类繁多,只能从中选择4幅登上邮票,究竟哪4幅能称其为代表作呢?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创作的作品已经变味了,保持传统特色才最为重要。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修建桥认为,在众多作品中作出取舍很难,在选择时应当注重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选用老版、古版。比如百姓最为熟知的门神,门神形象威武,色块大而饱满,线条粗犷、视觉冲击力强,一定能吸引众多观众和集邮爱好者的眼球。(职茵/文 尚洪涛/图)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民歌故事:情歌小调《东方红》如何变成红色经典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