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书画、制作微型风筝…… 和睦小学请了8位民间艺人

早报讯 一张废弃的X光片,在民间艺人郑荣山的裁剪之下,变成了十二生肖小动物,栩栩如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永联在孩子们的眼皮下,讲解几款简单的菱形风筝,还在上面画了降落伞、中国印、五福娃、小燕子等图案……这是和睦街道隆重推出的8位民间艺人,在给和睦小学的高年级上课呢。

刚刚开学,陈永联等8位民间艺人收到了和睦小学的聘书,正式成为这所小学的兴趣班老师。于是在上周,这些民间艺人们第一次联手走进校园,每位和睦小学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微型风筝制作、剪纸、书画等不同的兴趣班课程。

虽然是进入小学校园,但是一些孩子对这些爷爷可是相当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是常年在和睦街道活动的普通人。

比如,年近7旬的郑荣山是一位企业退休职工,他从外地退休回杭,住在和睦苑的女儿家。有一次生病,在省中医院住院时,他闲极无聊突发奇想,用了大量废弃的X光片,发明了这种剪纸法,黑的片和白的底,秀出了山水、人物,开始自娱自乐,而后被和睦街道“挖掘”出来了;

用最简单的材料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剪贴画”制作大师谢新彪,是一位杭一棉退休的老工人,他从小爱好美术、书法。2008年,50多岁的他受到一位衢州老太太的启发,开始自学剪贴画,短短几个月后,凭借其一双巧手,居然就可以将图案各异的花草虫鱼、人物片刻跃然纸上了,进而获得一个个奖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量作品喷涌而出,如今,在和睦街道的文化馆内,陈列着大量他的剪贴画精品;

而1995年从华丰造纸厂退休的陈永联经常爬山,有一次,他在西湖边看到一位长者在放飞微型风筝,觉得非常喜欢。于是,他开始四处讨教、研究和制作,“西湖边常有微风,适合微型风筝放飞。”陈永联的微型风筝小巧玲珑,能够放飞,成为了“杭州一绝”,并列入拱墅区首批非物质遗产保护目录项目。如今,和睦街道为此开出了“永联微型风筝工作室”,聚集了一批微型风筝爱好者。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