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申遗过初审申报范围占地4235.76公顷

申报范围占地面积4235.76公顷包含了西湖的自然山水、景观格局、特色植物、文化史迹 

杭州人到外头去,当地的人们总会提起杭州的西湖。西湖成了杭州人的一张“脸”。近年来,西湖每年都在推出保护新成果。今年,江洋畈生态公园,南宋官窑三期、景中村整治等也将亮相国庆黄金周。当然,人们看着西湖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关注着西湖的“申遗”的进展情况?昨天,杭州举行西湖“申遗”专题工作会议,透露了西湖“申遗”的最新进展。

目前,杭州西湖的中英文版的申遗文本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初审。

今年8月1日,江郎山横空出世成为浙江首个世遗。家乡人高兴之余,西湖申遗格外被人惦记。

早在1999年,西湖就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申报的预备清单,11年后,西湖仍在世遗的大门外徘徊。西湖申遗目前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西湖离世遗标准有多远?西湖申遗的难度在哪里?

日前,杭州市举行西湖申遗专题工作会议,透露西湖申遗已进入“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

据介绍,在西湖申遗究竟申报什么的关键问题上,杭州集国家和省市专家之智,反复考量,几经周折。最后,还是确定西湖的核心价值非西湖老十景和14个文化史迹莫属,老十景是西湖的看家宝!为此,有关部门先后对西湖十景碑亭、14个文化史迹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对部分植物进行了适当调整,使西湖文化景观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有关人士坦言,“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人文景观最丰富;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自然景观最多。”这是西湖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正因为西湖是一处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观,其申遗无先例可参照,难度很大。

为此,杭州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对其价值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并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能满足OUV(全球突出普世价值)6项要求中的1项即可,而西湖经过测评符合其中4项,分别是传播与影响价值、典范价值、人与环境互动价值和精神与文化价值,这无异为成功申报添加了重要砝码。

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胜券在握。“怎么让外国专家读懂西湖?这是西湖申遗成败的关键。”今天,数位杭州人文学者向记者表达这样的观点,“西湖不是奇山异水,要让其他文明形态国度中的专家们读懂西湖,就必须让他们先理解中国文化。不然,再优美的西湖,在外国专家眼里,只不过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这就对申遗环节中文化价值的阐释技巧提出了非同寻常的要求。”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陈同滨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带着一个外国遗产专家考察西湖,坐着电瓶车过苏堤,看着隔着湖面那远远的一层山,陈同滨沉浸在这一意境中,不由向老外专家感慨:“南宋时,中国就有‘无声诗,有声画’的说法。景色里装着诗意,画卷上会有声音,多活,多美!”然而,无论她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一经历让陈同滨很无奈,深深体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她认为,要针对东西方专家,编制不同的解说方案。

今年,杭州还邀请了多位世界遗产专家来西湖考察指导,他们对目前西湖的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长期以来,通过对西湖全方位保护,西湖的生态环境、水质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最能反映西湖文化核心价值的西湖十景、各种文化遗存也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

接下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派专家对西湖进行实地考察验收。

不过,要告诉大家的是,西湖申遗中所说的西湖,并不仅仅是那湾水面。

它的申报范围由承载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6大景观组成要素的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视域空间范围、结合可清晰辨认的现有地形划定边界:占地面积4235.76公顷。

这个范围的四至边界为:东起少年宫广场北,经白沙路、环城西路、湖滨路、南山路、万松岭路、四宜路、河坊街、大井巷至伍公山东端;

南至伍公山东端,经吴山、紫阳山、云居山东侧山脚,沿万松岭、凤凰山、将台山、玉皇山、丁婆岭、大慈山、白塔岭的山脊线,接钱江一桥北引桥经钱塘江北岸线至九溪南口;

西至九溪南口,沿许家坞,五云山、寿星头、天竺山、狮子笼、石人岭、龙门山、美人峰、北高峰、桃源岭、灵峰山、将军山的山脊线至老和山北端;

北自老和山北端沿山脚向南接杭州植物园北边界,沿栖霞岭、葛岭山、宝石山的北侧山脚,经宝石一弄至少年宫广场北。

这么大的范围内,既包括了西湖的自然山水、城湖空间特征、西湖景观格局、西湖特色植物(如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等),还包括了大家熟知的“西湖十景”和十四处西湖文化史迹。

附: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十四处西湖文化史迹包括:

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

(来源:钱江晚报 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焜 记者 杨丽 )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