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台儿庄运河花鼓:一琼伞两善花两鼓手(图)
花鼓老艺人陈开俊向文艺工作者传授舞艺(摄影:高启民)
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
“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这段在台儿庄广为流传的民谣说的就是运河花鼓。诞生于大运河流域台儿庄段的运河花鼓,是全长1842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独特的民间艺术。运河花鼓诞生于台儿庄,繁衍于运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欢快、热闹、风趣的花鼓戏,曾是一代又一代鲁南人脑海中最珍贵的记忆。明清两朝是运河台儿庄段最为繁荣的时期,尤其是清代,中国地方戏曲迅猛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艺术氛围的浓郁,为新的艺术形式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提供极大便利。《峄县志·风俗》载:“光绪年间,渔鼓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村亦有竹马、秧歌、诸戏、金鼓喧闹。”
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已成为峄县20集镇之首,成为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与劳动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歌唱舞蹈形式。随后,台儿庄运河两岸的花鼓艺人在高跷、采莲船等演唱形式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养分,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成今天的运河花鼓。
运河花鼓是一种载歌载舞,以打击乐为主,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的秧歌群舞。表演风格着重突出幽默、风趣、奔放等特点,但又不失流畅、细腻之风韵,因此在地方秧歌中别具一格。一般由5人组成,一琼伞、两善花、两鼓手。这种简单淳朴的装束,朴实的方言唱词,很接近老百姓的生活。流行于运河两岸的运河花鼓,波及邻近苏、鲁、豫、皖等地。粗犷、柔美的运河花鼓可以将运河文化淋漓尽致得体现出来,是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精细婉约的有机结合。
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台儿庄一带运河花鼓戏演出活动异常活跃,出现了乡村“五里三台”戏的繁荣景象,造就了一代花鼓名流。
解放前花鼓戏被看做是“乞丐戏”,从事的艺人受歧视,艺术受摧残。“日食千家米;夜宿古庙西;锦绣包穷骨,一伙讨米人”曾是花鼓戏艺人的真实写照。即便如此,花鼓戏在当地群众中还是很受欢迎,尽管从清末几度禁演,运河两岸的花鼓艺人还是想方设法坚持演出,植根于民间的艺术终于延续下来。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这种草台班子发展起来的文化便随着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红极一时,1953年,花鼓戏艺人陈开俊代表兰陵县在济南八一礼堂参加山东民间舞蹈调演,曾一度引起全省文艺界轰动。文革时期花鼓戏被斥为“四旧”而停演。花鼓艺人们也不得不自寻出路。
改革开放后,运河花鼓就像一枝明艳的花朵,终于迎来它的早春。1992年9月27日台儿庄运河花鼓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荣获二等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艺术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变化。
随着受众群体的日趋老龄化,愿意学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新人没有培养出来,全区演花鼓戏的在世的老艺人不足15人,花鼓戏的演员更是寥寥无几,且严重老龄化。运河花鼓本身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是进一步研究运河文化、探索地方传统艺术发展的有利渠道。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运河花鼓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专家学者看过运河花鼓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运河花鼓词曲清新婉转,令人陶醉,
表现出的是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绽放出其特有的光彩。如今,枣庄市正在着力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带有江南风情的江北水乡台儿庄古城正展现在人们眼前,台儿庄有关部门也着手对花鼓戏现存和未能及时保留下来的资料尽快收集和整理,把健在的老一辈艺术家请回来向年轻人传授表演技艺,并以专题的形式尽可能把一些重要的传统剧目重新排演作为资料录制下来永久保存,重建花鼓戏的生存空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