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笔文化走进中小学 技艺创新刷新湖笔印象

“是谁写下华夏时代春秋?画出神州万里锦绣?湖州儿女的巧手,制作出一支支神奇的妙笔……”著名词作家乔羽的一首《湖笔颂》,将人们的思绪带到水墨画境般的湖笔之乡——湖州。今天,第五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到来,让整座城市弥漫着浓郁的笔墨芳香。

湖笔不仅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湖州文化的骄傲与投影。近年来,湖州高度重视和发展湖笔产业,有力保护和传承了湖笔传统文化。

走进湖笔发源地善琏镇,就如同走进湖笔世界。引人注目的中国湖笔文化馆,以湖笔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为主线,6000多支毛笔组成一道幕墙,馆内7个多功能展厅,详细介绍了湖笔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12岁起就在善琏镇当学徒,现已是湖州市湖笔协会会长、善琏湖笔厂厂长的李金才说起湖笔,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制笔技艺世代沿袭,现在借助高技术、新工艺更是迈上了一个台阶。去年,全市生产湖笔超过了2430万支,产值达到1.7亿元,传统文化产业重新焕发了青春。

湖笔不仅有“湖颖之技甲天下”的盛誉,而且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在王一品斋笔庄我们看到,如今的毛笔外观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仅笔杆而言就有景泰蓝笔杆、珍珠笔杆、驼骨笔杆等,笔身上刻有山水画、古诗词,包装有透明型的、书本型的……这些新颖的湖笔,瞬间就刷新了人们对湖笔的原有印象。

“前不久,我们王一品斋笔庄的湖笔出现在世博园区,其中的‘冰清玉润’湖笔被世博局选定为国礼。”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湖笔博物馆馆长许阿乔称,这些湖笔由工艺美术大师亲手制作,有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笔杆有紫檀、玉、驼骨、水晶、玛瑙等镶嵌而成,完全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在提升湖笔艺术价值的同时,湖笔传统文化在全市的中小学也不断得到传承。目前,湖州市有浙江省书法实验基地学校29所、全国书法实验基地学校2所。

爱山小学是浙江省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基地,也是2009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湖笔制作传承基地。学校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展了“笔墨飘香的午间”活动,每天利用下午第一节课前的20分钟,组织同学练习书法。

而在全市所有小学,今年开始都开展了“湖笔文化进校园”活动,各小学将毛笔书法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强化了小学生毛笔书写能力,丰富了小学生的文化底蕴。

如今,在湖州,处处可看到曹不兴、赵孟頫、吴昌硕、沈尹默等大师用湖笔为中国书画史写下的浓墨重彩;处处可看到潘天寿、李苦禅、启功等一大批现当代文学泰斗和书画大师留下的一段段湖笔佳话;处处可看到湖笔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刘慧 江晨)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