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8年 武义陶村重建非遗大蜡烛陈列馆

时隔68年,1942年毁于日军铁蹄之下的陶村大蜡烛陈列馆日前开始动工修建,位于半山腰上的大蜡烛陈列馆新址内,村民们或和水泥,或粉刷墙壁,或塑佛像,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的脸上有一种共同的神态虔诚,那是对故乡的虔诚,更是对历史文化的虔诚。桃溪镇陶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蜡烛陈列馆筹委会董事长郑位林告诉记者,等佛像塑好,陈列馆就要开光,就可以恢复以前殿宇的庄严和香火的鼎盛了。
“迎大蜡烛”源自镇善堂
据传,迎大蜡烛源自陶村的百年古殿“镇善堂”。镇善堂,也称后殿,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善男信女祈求神灵赐福,保一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圣殿,也是陶村每年马灯会、龙头会、大蜡烛会等民间组织碰头议事与聚会的地方。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镇善堂原址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四周古木参天,背倚后龙亭,亭如华盖;面朝溪水,亮若一湾明镜,钟灵毓秀,风水极佳,人气极旺,常年香火鼎盛。镇善堂前后两部分,总共十五间房,里面供奉着弥勒佛、观音菩萨和文武曲星等10余尊神佛之像。
2007年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民俗类三十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桃溪镇大型游艺“迎大蜡烛”便源于陶村镇善堂。当年,百姓们在此祈求赐福安康,香客不断,游人如织,后来逐渐形成了迎大蜡烛的游艺形式。
每年的正月十四,全村村民集合,组成绵长的游艺队伍,游经村里的主要街道和路巷,家家摆设香案迎接。陶村村委会成员陶焕弘说,每家每户都有小蜡烛,每一家的小蜡烛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大蜡烛,这寓意着只有一个个小家庭团结在一起才能变成大家庭。“迎大蜡烛”作为一场村民自娱自乐的大型民俗娱乐活动,需要用到大蜡烛、旌旗、盖伞屏扇、神像阁、大灯笼等道具。在陶村,村民是把“迎大蜡烛”当做元宵节的民俗文化来完成的,一年一次,之后村民们便把用过的道具小心地保管在镇善堂,以待来年。“后殿房子多,而且风水好,是保存大蜡烛最好的地方。”陶焕弘说。
日军焚毁百年古殿
1942年,一支日军从松阳到武义,途径柳城、桃溪,在8月29日夜宿桃溪镇陶村。由于村警报钟声事先报警,陶村绝大部分村民携妻带子往深山中逃跑藏匿。“日军在老百姓家过夜,肆意宰杀家禽家畜,未能逃脱的群众惨遭毒手,男的被强拉去做挑夫,妇女被强奸虐杀。”村里老人痛斥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痛彻心扉。据统计,陶村被日军糟蹋的粮食共有50余担,宰杀的牲畜家禽共有1300多只,拆毁房屋100多间,日军给陶村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次日清晨,日兵冲入了“后殿”,疯狂抢掠。“里面没有特别值钱的东西,他们直接冲进来就搜,踢翻了佛像,砸坏了大蜡烛,却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也许是寻找的时间久了,日兵失去了耐心,就在殿外堆上柴草,殿堂里浇上汽油,点火焚烧,彻底摧毁了传承‘迎大蜡烛’文化的百年镇善堂,沿袭百年的文化从此失传。”陶焕弘愤慨地讲述着日军的滔天罪行。当四处逃逸的村民回到陶村时,后殿的15间房间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场焚烧中,1个孩童被断壁残垣砸伤头部致死,3个孩童被砸伤。大火中,一部分文史资料也被烧毁。
陶村的老人们告诉记者,在“后殿”原来藏有一部分国民党的机密文史资料。因为杭州沦陷,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被迫南迁,他们将一部分文史资料藏放于陶村的邹氏宗祠,后观察到后殿位置更隐秘,便将这部分文史资料改藏在了后殿。事后,日军飞机还在低空盘旋侦察是否会有国民党军出现。日机发现在陶村以北吕埠口正堂地段,有三四名疑似国民党士兵的挑夫挑着担子行路,就往下投掷了3枚炸弹,所幸并没有造成伤亡。
再建大蜡烛陈列馆
那一场大火,焚毁了陶村人心中的圣殿镇善堂,但烧不掉陶村人“迎大蜡烛”的情结。从1942年到2002年的60年时间里,“迎大蜡烛”的热闹成了年长者心底里的记忆、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传说。
2002年,在全体村民的强烈要求下,陶村村委会积极组织筹备,决定恢复正月十四“迎大蜡烛”的传统。那一年的正月十四,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古村陶村再现明末到民国时期“迎大蜡烛”的热闹与喜庆景象。那一天,400余名村民分二路排成300多米长的游艺队伍。参加游艺的村民叠完八仙后,走大街,穿小巷,所到之处,香烟缭绕,鞭炮齐鸣,一派节日气氛,盛况空前,民众同乐整整热闹了3个多小时。此后活动每年延续。
“这项活动是靠陶村村民对乡土节日文化的执着追求才恢复起来的,它有历史的根源,又有传承和发展。它的复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忆,更是对现在生活的感恩。”陶焕弘说。2004年,陶村老年协会受村委会的委托,开始承担起组织“迎大蜡烛”的事宜。然而,镇善堂没了,“迎大蜡烛”的器具也没了最好的遮风避雨的地方,大蜡烛、灯笼、旌旗、盖伞屏扇等道具只能安置在郑氏宗祠。
2007年,“迎大蜡烛”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陶村村民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正是这件事,却也唤起了陶村村民对镇善堂被毁,“大蜡烛”无处陈列的痛。陶焕弘告诉记者:“重修镇善堂的事前几年就提到过,已经提了很多年,却因为受资金紧张等方面的影响没能搞起来,2007年以后,村民们重修镇善堂的愿望越发强烈,每年准备搞迎大蜡烛活动时都会旧事重提,希望尽早重新修建镇善堂。”
今年4月,陶村村民自发组织成立“桃溪镇陶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蜡烛陈列馆筹委会”,筹委会董事会成员118名,均为陶村村民。筹委会成立以后,成员们多方奔走,呼吁广大村民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重修镇善堂奉献力量。陶村全体村民热情响应号召,纷纷出资。5月,经筹委会认真研究并报经村两委会审批同意,重建镇善堂古迹工作正式开始,并初步拟定建成后的殿宇易名为“陶村大蜡烛陈列馆”。
5月13日,大蜡烛陈列馆建设破土开工,地址在原址不远的半山腰上,其建筑规模与原镇善堂基本相同。郑位林说:“我们建造这个陈列馆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美化村容村貌,抢救与恢复祖先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要牢记当年的浩劫,重树我们民族的尊严。陈列馆是我们陶村人民向全社会递交的一份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精神宣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