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线性保护以及大众参与的探索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

线性文化遗产是由文化线路衍生而来。200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修订稿中加入了文化线路的内容,将其与文化景观、历史城镇、遗产运河共同列为文化遗产的特殊类别。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文化线路宪章》,是国际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基础性文件。

《文化线路宪章》指出,将文化线路看成一个新的概念并不与文化遗产现有类型如历史遗址、城镇、文化景观和工业遗产等相矛盾,文化线路将这些范畴包括在一个联合系统中,提升它们的意义。

作为世界遗产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文化线路注入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由重视静态遗产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方向发展,由单个遗产向同时重视群体遗产方向发展。文化线路的保护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自1993年桑地亚哥朝圣之路的西班牙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法国的米迪运河、奥地利的塞默林铁路、阿根廷的科布拉达·德·胡迈海卡山谷、日本的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内盖夫地区的沙漠城市、印加之路等一些线性文化遗产相继成为世界遗产。

目前,中国已建成19个线性文化遗产、约25万公里线性要素所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京杭大运河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之一。早在2006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指出,京杭大运河既是线性文化遗产,也可作为“文化线路”、“文化遗产廊道”和广义的“工业遗产”,在保护方面均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京杭大运河在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方面有其特殊性,这不是一次所谓的“打造”工程,而是一次科学严谨的文化实践。

文化线路的概念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启示。大运河文化遗产线路长,时间跨度大,运行至今仍能发挥作用,必然经历过历代不断的维修与更新,大运河各个时代的文物古迹虽完好程度不一,但放在“大运河”的体系之中就显出重要的整体价值,按文化线路的概念对大运河文化遗产重新审视和挖掘,就能对其价值和需保护的内容有新的认识。这种启发同样可以放到长城、长征、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等具有线性特征的文化遗产线路中。

与其他文化遗产类型不同,线性文化遗产因为其线路长、范围广、涉及社群多,单靠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是非常有限的,更加需要大众的参与,激起沿线社区公民对遗产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并参与保护活动,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去审视文化遗产保护,提倡用可持续的观念来对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

大河小道工作室和大河小道GT探索队就是大众参与的一个最佳案例,他们通过举办参与性活动、旅游线路的规划、各种图片展示、多种媒体的宣传,向自身以及大众普及了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不仅需要政府和学者积极探索,也需要大众的热情参与。

郑娜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学者联名倡议保护工业遗产 首钢等已开始利用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