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非遗:老艺人出书抢救濒危善书

一种拥有260年历史,现今仅存武汉市蔡甸区与汉川市交界地区的濒危民间曲艺品种。善书,第一次有了公开出版物。近日,由蔡甸区政府出资,8旬民间艺人编撰的《索河善书选》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善书具体提出了孝敬父母、和睦乡里、设义学、设义渡、施茶水、恤孤贫等10大善行,以提倡正直善良、勤劳俭朴,反对奸盗邪恶、伤天害理为说唱内容,俗称宣讲善书。新中国成立后,唯我省汉川市周边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故又有“汉川善书”之称。

索河镇82岁善书艺人袁大昌,从事善书创作和表演60余年,至今依然活跃民间演出舞台,并坚持案本创作。蔡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人员发现,袁大昌老人收录善书案本230余册,蔚为大观。蔡甸区文化部门及时立项,申请资金,资助袁大昌老人选编《索河善书选》。 

400页码的《索河善书选》收录27篇善书故事,一部分是古代戏曲和通俗小说的“移植”案本,如《铡美案》、《清风亭》等;一部分是袁大昌老人新编故事,如《戒牌》、《打碗记》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认为,所选善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出版善书选编对挽救濒危民间曲艺物种意义非凡。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