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遗产变遗憾 话杨柳青年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提起天津知名传统宝物,杨柳青年画可谓其中之一,与美食狗不理包子一样名满天下。来天津旅游的各地游客临走都不忘捎上一幅形象可爱的杨柳青年画,作为纪念或是礼物送给他人。

据说,始创于17世纪(明代崇祯年间)的杨柳青年画,最初源自苏州桃花坞年画印制技术,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流传于天津杨柳青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韵味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线版墨印,彩色手绘。工艺细腻,色彩斑斓。其内容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颇受普通百姓喜爱。尤其是著名的《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成为杨柳青年画代表作,广为流传。

杨柳青镇因年画而闻名,年画则为杨柳青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杨柳青年画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画则成为杨柳青镇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产物。在津沽大地,除了杨柳青年画,各区县还散落有不少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宝坻区评剧、宝坻区京东大鼓、津南区葛沽宝辇、蓟县皮影、北辰区泥塑、汉沽飞镲、大港剪纸等等,这些都是民间文化精品。

然而,随着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农村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在不断恶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再好,如果没有重视,没有保护,没有传承,也必将伴随时间推移而被淡忘,甚或湮灭。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时下一项重要课题。

应该看到,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需要,也是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当尽职尽责。首先,地方政府要有眼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足够重视,摆上重要位置。二是要制定保护规划,实施鼓励保护政策,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三是要有投入,对保护文化遗产工程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确保保护工程及时上马,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与展示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西青区采取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保护传承。通过保护、开发杨柳青年画这一重要文化资源,不仅使年画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而且做大了特色旅游品牌,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仅在杨柳青镇明清街上的杨柳青年画店铺、作坊已发展到64家,2010年直接创总产值超过了3000万元。另外,由年画带动旅游接待量达到520万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由此可见,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这一重任,已经更多地落在了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的肩上。为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从现在、从自己身边做起,用实实在在的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