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申遗正进行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诗人彭施铎在《溪洲竹枝词》一诗中描写了当时土家族摆手舞欢腾起舞的盛况。
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之说。摆手舞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流传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尤以酉阳为甚。酉阳摆手舞以其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以及质朴、粗犷、自然、厚重之美赢得了“东方迪斯科”的美誉,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摆手舞之乡”。
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
摆手舞或许可以说是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其起源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土家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宗教信仰等重要信息,犹如一幅表现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绚丽画卷。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学界观点不一。一说起源于宗教祭祀。《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酉阳《古根歌》唱到:“讲古根来唱古根,讲起土家有原因,想起土家过去事,土家人哟泪淋淋……为了感谢先祖恩,土家人呀唱古根,山寨修建土王庙,摆脚摆手进庙庭……”酉阳后溪镇的爵主宫供奉着彭公爵主,是渝东南地区现存唯一的与宗祠为一体的土家摆手堂。这些都说明无论是摆手祭祀歌还是摆手舞本身,都贯穿着祈求神灵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一说起源于巴渝舞。《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经专家考证,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摆手舞源于巴渝舞也为土家族源于巴人之说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
土家族摆手舞表现的基本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事、刀耕火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农事舞主要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生活舞主要有扫地、打蚊子、抖虼蚤、打粑粑、比脚、水牛打架、擦背等十多种。
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流传于酉阳可大乡客寨村等地的原始摆手舞属于“小壁手”的范畴,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内容以表现民族迁徙、摹仿生产劳作等为主。
流传在酉阳县可大乡、后溪镇一带的原始摆手舞,用土家语演唱《农事歌》,歌曰:利古嘛写昔岔也,私里子媚结嘎也……,汉语意为:秧子嘛栽得好,大米饭吃得饱……,歌中同时还要穿插土家语对白。这是酉阳摆手舞表现农事劳作的一个缩影。
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集汇,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轨迹,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再现红灯万盏人千叠
1982年4月,文化工作者在酉东片区进行文化普查工作时,在原大溪区可大乡、酉酬区新溪乡发现了流传千年的土家原始摆手舞。此后,酉阳摆手舞的收集整理、加工提炼、推广普及工作正式拉开序幕。1984年,酉阳县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全县81个乡镇进行收集采风工作,酉阳原始摆手舞被作为重点项目收入集成志书。
1993年,酉阳县委、县政府邀请成都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导张瑜冰等三位专家创作了《摆手祭》。《摆手祭》1994年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摘取“特别奖”,酉阳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品牌第一次走上了大舞台。同时,《摆手祭》的创作者还推出了酉阳第一套广场摆手舞。酉阳广场摆手舞融入了“木叶情歌”等酉阳民歌的元素,完整保留了单摆、双摆、回旋摆、抖跳蚤、岩鹰闪翅等舞蹈动作。酉阳广场摆手舞易懂易学,老少皆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为酉阳摆手舞的全民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10月,酉阳摆手舞在香港国际旅游节、建国五十周年庆典和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精彩演出,第一次在天安门前和国际舞台亮相,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次报道。2002年,在“中国重庆酉阳首届乌江国际攀岩挑战赛”上,文化部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的铜匾授予酉阳。
2008年,酉阳摆手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养在深闺”到走向全国。2010年10月3日,在酉阳中国土家摆手舞欢乐文化节上,来自酉阳县的十万名干部群众以桃花源广场为中心、分布于桃花源大道和39个乡镇,同跳土家摆手舞,再现了诗中“红灯万盏人千叠”的盛况。经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总部专家现场鉴定,酉阳十万人同跳摆手舞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申报世界非遗进行时
2009年4月,酉阳县召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标志着酉阳摆手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拉开序幕。5月,酉阳自治县举办了中国土家摆手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篝火晚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处代表、我国文化遗产专家等10余人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团,与上万土家儿女同跳摆手舞,专家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酉阳摆手舞的独特魅力。
2010年11月,土家族摆手舞申遗项目组负责人潘守永教授在北京召开的土家族摆手舞申遗文本专家论证会上,就项目进展、文本撰写的总体情况、英文文本情况等工作作了详细的介绍,项目组各位专家对申遗文本做了细致的梳理。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组文本撰写的基本框架及思路,并针对文本写作中所面临的表述、价值把握等提出了修改建议。
中国社科院唐际根研究员认为,摆手舞申遗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摆手舞的文化内涵,以武陵山区为大背景,深度挖掘摆手舞与土家族及其文化、民族情绪、当地山水的关系,以突出摆手舞的价值,并用摆手堂、摆手碑、族谱及相关考古、文献资料等物证去证明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和”百科全书“,土家族摆手舞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