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遗】王铭祥:创意官员 身先力行提升邵阳的“精气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物名片】

王铭祥,男,1957年出生,籍贯邵阳洞口,现任邵阳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全面主管文化局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 优化非遗保护力量

邵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被誉为巫傩文化、楚湘文化的发祥之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2010年在王铭祥的带领下,邵阳市组织了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一批市级传承人的评审、公布工作,申报通过了13名省级传承人,城步吊龙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案的编辑工作,编制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十二五”时期保护规划,督办

2010年国家级、省级项目经费及传承人补助经费的发放与使用。

据悉,多年来,王铭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亲自组织班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对促进、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尚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他的领导下,邵阳将不断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有效地保护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断增强邵阳民族文化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

“走出去,拉进来” 大力推荐独特的非遗资源

“为推介邵阳市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他曾多次挂帅组织项目参加全国、全省的展演展示活动”,据介绍,他带领相关团队先后参加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湖南专场调演,中国第六届深圳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展览,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展演展示活动,举办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邵阳市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参加了文化部“巧夺天之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等活动。

“走出去让大家了解邵阳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要把好的宣传平台请到邵阳来,通过他们的宣传来助力邵阳的非遗建设。”近年来,邵阳市积极协助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与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联合摄制的五集木偶戏专题片的拍摄。这些活动的参加和举办,不仅宣传推介了邵阳,更为湖南省增添了荣誉和光彩。

身体力行 邵阳“护遗”初显曙光

目前,邵阳市共有国家级保护项目10个,省级保护项目21个,市级保护项目77个,国家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20人,市级传承人74人。全市8县1市3区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基本构建起了中央、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特别是隆回县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已正式挂牌启运,该中心定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定编10人,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单列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王铭祥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作为一个市的文化主要领导应尽的职责,用自己的言行营造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氛围,以此带动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大公网湖南频道 侯润滋 整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