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评选】滩头木版年画:浓如酒 艳如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滩头木版年画

【项目介绍】

隆回县滩头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滩头木版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粉,到画稿、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二十多道生产工序都在一个地方完成,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滩头木版年画主要代表作品有:《老鼠娶亲》、《秦叔宝》、《尉迟恭》、《花园赠珠》、《西湖借伞》、《和气致祥》等。

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洗礼,滩头木版年画已远涉重洋,成为英、德、美、荷、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鲁迅先生在散文《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木版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加以收藏。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镇地处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有四十多个品种,分为门神画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在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均为滩头所独有,“开脸”也是有别于他处年画的独特技艺。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

“隆回民艺浓如酒,滩头年画艳如花”

1994年,滩头木版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银奖;1995年,国家文化部举办“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展”,它惊艳亮相,荣获银奖,首次跻身于“中国四大年画”行列;2003年隆回县送展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滩头木版年画喜获金奖;2010年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滩头木版年画”获银奖;2010年4月份参加了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三届木板年画联展获金奖;2010年10月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获优秀项目展;2011年元月参加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南开封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木板年画艺术节。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深入隆回县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盛赞“隆回民艺浓如酒,滩头年画艳如花”

两位国际级传承人均桃李相传

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朝代更替、文化变迁的历史浪潮中,滩头木版年画也经历着受追捧、遭禁止又重获新生的兴衰起伏。

目前,滩头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滩头木版年画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即“高腊梅年画作坊”的钟海仙,于2008年去世,现已带徒2人(钟建桐、钟石棉);“金玉美年画作坊”的李咸陆,于2010年去世,已带徒1人(邓子军)。这几位徒弟均能独立制作年画,也相继参加过展览展示活动。

华声在线记者 文杰 整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