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评选】凤凰:推进苗医药传承和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苗医药之晾药

苗医药分布在湘西广大苗区,在凤凰主要分布在腊尔山、山江9个乡镇及三拱桥、吉信、都里、廖家桥、沱江镇、阿拉、落潮井等苗族聚居乡镇,在土家、汉族地区也深受欢迎。改革开放后,凭借现代信息,苗医药向全国甚至世界传播,著名苗医药传承人龙玉年借助旅游为平台,北京、上海、温州、杭州、广州等地病人,经常到他的苗医诊所就诊。

苗医药有悠久的历史

苗医药历史悠久,据西汉时期的刘向在《说苑辨物》记载:“吾闻古之为医者——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说明远古时代苗医药已十分发达并疗效颇佳。

在凤凰至今流传药王爷爷的传说,梗概是:药王爷爷周身透亮,头长角有双翼,能飞善走,为苗民寻医找药,尝百草多次严重中毒而变黑,但为后人留下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医药财富。

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岁月里,苗医药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苗医药不断发展。迄今为止,苗医药品种繁多,号称为“三千苗药,八百单方”,创立了“家望、号脉、询问、触摸”四诊辩病方法。疗病方法多样奇特,有药疗法、巫医结合疗法、针挑法、蒸熏法,尤其对癫痫病、骨折的治疗有独特效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创立了苗医药理论。

苗医药具极高的人文价值

苗族医术用药和治疗的经济、便宜、实效,使至今仍未脱贫的困难人群,有病得到有效的治疗,摆脱看病难、买药贵的困扰,受到群众欢迎。为群众排忧解难,也为政府分忧。同时苗医药普及程度较高,小伤小病多数人都能医治。苗医药对跌打损伤、蛇咬伤、刀枪伤治疗效果好,病人痛苦小,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对苗医治疗枪伤是这样评价的:“子弹无足自退出,全赖苗医华佗功。”

苗医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服务宗旨,以道德高尚,作风正派为行为准则。治病不分尊卑贵贱,不论亲疏;用药细心谨慎,一丝不苟;出症不管白天黑夜,风雨无阻,有求必应;不向患者索取酬金,而是让患者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酌付,赤贫者还可以义务治疗。因此苗医药师在一地一村被视为道德模范,受人尊重和爱戴,促进了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淳朴民风形成,对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传承所 推进苗医药传承和发展

在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2008年非无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完成苗医药项目的调查和申报,建立影象文字档案资料,经申报已被批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对苗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按照政策落实了待遇。在县人民医院、萍春中医院建立了苗医药科室,2008年在县政府和民保中心的支持下,在凤凰县城建立苗医医院,成为苗医药传承基地,又方便困难群众看病治病。组织苗医药著名传承人和专家共同编写《苗医史话》2011年可付梓出版,丰富中华民族医药宝库。

“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县城建立苗医药传承所,每年招收学员50人。聘请著名苗医药传承人传授苗医药。计划投入150万元在苗族聚居的腊尔山、山江建苗医院,并加挂苗医药传习所牌子,担负救死扶伤和苗医传承任务,加大苗医药宣传力度,扩大苗医药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影响,积极对外推介癫痫病治疗等尖端医技,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推进它的传承和发展。

华声在线记者 蒋小康 整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