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谈自己的收藏之路
2014-06-25 16:54: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已浏览次
在王中军的家中,摆放了吴冠中、艾轩、陈逸飞、杨飞云等诸多艺术大家的绘画作品,还有国内外的雕塑作品,很多人称他的家是私人美术馆和博物馆。由于他自幼就酷爱绘画,在20岁左右的时候还去业余的美术院校学习。虽然最终没有走上艺术这条道路,但是对艺术的喜爱却从未停止。
从上世纪90年代,王中军开始收藏艺术品,是较早的收藏架上绘画的收藏者。从近现代名家张大千、徐悲鸿到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刘小东、方力钧,虽然王中军收藏了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但他坦言对他最有影响的还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艺术家。“或许在那时,别人对陈逸飞、艾轩这些人并不在意,但是我很在乎,收藏艾轩、陈逸飞这一辈人的作品时,心中带有一种崇敬的心情。”王中军说。
当他回想自己第一批收藏作品,是因为他在北京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大房子,想到要买些艺术品来装饰家居。由于他曾经学习艺术,所以特别希望挂几幅油画作品,当时脑中立马就会浮现出几个人的名字。但是当时由于拍卖行并不像如今如此发达,如何联系这些艺术家、谁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问题都成为他收藏作品的一个瓶颈。一次机缘巧合,让他有机会收藏艾轩的一幅作品。1994年,得知艾轩在美国纽约,冯小刚正在拍《北京人在纽约》,出于机缘巧合他们结识。由于对艾轩作品的喜爱,王中军就通过冯小刚打听艾轩的作品,“那时候收藏艾轩的作品只有1万美金左右,与今天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让王中军记忆深刻的是,当时艾轩还给他打了个小折扣。
早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作为穷小子的他,已是美国名流的陈逸飞就在王中军心中成为了骄傲,收藏陈逸飞的作品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之后通过连锁反应,王中军很快就认识了陈逸飞。陈逸飞也喜欢电影,他们彼此有共同语言,加上都痴迷于艺术,所以陈逸飞当时赠送了他一幅作品。“由于我当时比较喜欢马,所以陈逸飞画了一张一个骑手骑一匹马的素描作品送给我,作品讲究并且尺幅很大。”如今,王中军的家中挂满了陈逸飞的作品。其中,悬挂在他家门廊通往游泳池影壁墙上那幅巨大的陈逸飞的《娟娟》,是王中军2005年在翰海秋拍中花418万拍下的,王中军笑称是“捡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