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二乔图笔筒鉴藏

此竹雕笔筒是我刚于一古玩市场上买得。笔筒的直径为11厘米,高为16厘米。此竹雕笔筒色厚重沉稳,包浆温润,二乔并读之人物刻画神情丰富,表现细腻,深雕薄地阳文,为清代早期(17世纪)的竹雕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竹雕二乔图笔筒

 

  关于读书,古人有颇多见解,诸如“书到用时方恨少”,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心目中最动人之场景莫过于读书。也正因此,才孕育、衍化了艺术兼实用二者并蓄的竹雕“二乔图笔筒”。

 

  此竹雕笔筒是我刚于一古玩市场上买得。笔筒的直径为11厘米,高为16厘米。此竹雕笔筒色厚重沉稳,包浆温润,二乔并读之人物刻画神情丰富,表现细腻,深雕薄地阳文,为清代早期(17世纪)的竹雕作品。“薄地阳文”之技法,就是“平面起凸”,即将花纹以外部分除去,以使主题部分微高。背景大片留白以表现竹质纹理的天然美。

 

  二乔故事是描写三国时乔公之两位女儿,长裙高髻,神态端庄,既有沉鱼落雁之姿,又带出尘脱俗之态。此二位《三国志》中所描述的绝色美女,一个嫁给了孙策,一个嫁给了周瑜。两位大将军之妻、两个姊妹,她们并坐一起,一个手执书本,一个手执团扇,全神贯注共读一书,其情其景,让人动容。

 

  我将这只笔筒放于书桌之上,看着集美貌、柔顺,又勤俭、慈幼的二乔,内心深处总在猜想:她俩读的是什么?这样津津有味,是《女四书》中的哪一部?《女诫》、《内训》还是《女论语》、《女范捷录》?抑或是在用心学习针线刺绣等女红吧。

 

  竹不但形体优美,还被士人喻为正直气节之象征,因此竹刻笔筒作为文房之小器,一向颇得文人雅士的青睐,每每置于画案、书桌,其精致古雅,其画意高远,一直为藏家所钟爱。

 

  竹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被士人推崇至巅峰,因此这一时期的竹雕笔筒最为珍贵,其市场价位也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竹雕的材质主要以竹竿和竹根为主,此笔筒正是以竹竿雕刻而成。

 

  本人购得的这件竹雕“二乔图笔筒”,因为朝代悠远、归置不妥等因素,导致笔筒部分裂纹明显,但仍不失为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佳品。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