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秀祖传明代香炉

春节前,母亲又把她珍藏的祖传香炉拿出来擦拭了一番。这只香炉是母亲祖上流传下来的,是专门用来烧香的,也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最后辗转到了母亲手里,母亲一直把它当成家里的宝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香炉


  春节前,母亲又把她珍藏的祖传香炉拿出来擦拭了一番。这只香炉是母亲祖上流传下来的,是专门用来烧香的,也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最后辗转到了母亲手里,母亲一直把它当成家里的宝物。母亲珍藏的这只香炉,高8厘米,直径11.5厘米,口径为7.5厘米,香炉口上面有两只炉耳,总重量3.6斤。该香炉是全铜铸造,炉身呈鼓肚状,造型端庄典雅,古朴大方,技艺精湛。虽然经历了岁月的熏陶,但依然保留着铜的光泽,而香炉的里面早已被香熏黑。香炉的底部呈三角形规则地分布着三只脚,炉底正中央“大明宣德”四个字则是它身世的有力佐证。

 

  母亲说,她的祖上是个大户人家,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家族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而这个铜制香炉,是祭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可是从母亲的祖父起,家道中落,后来又赶上抗日战争爆发,家族四散逃难,母亲的父亲逃难前则带走了这只香炉。后来,经历了人生的动荡和岁月的变迁,无论再苦再难,他都一直把香炉带在身边。临终前,又把它传给了母亲。

 

  母亲晚年信奉佛教,家里开始奉观音菩萨像,这只香炉就成了母亲用来焚香的必备物品。母亲很虔诚,每天都焚香叩拜,袅袅烟雾中,香炉成了母亲寄托希望的载体。

 

  两年前,家里来个远房亲戚,也是个佛教徒,还是个收藏爱好者。他见了母亲的香炉后,很惊异,并称赞其造型漂亮,存世极少,颇具收藏价值。于是,母亲再也舍不得用它来烧香,而是小心翼翼地用红布包上,放在柜子的顶端。

 

  家有祖传香炉,不但让我们这些后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也给母亲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这两年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候,母亲都会拿出来这件宝贝,让全家人欣赏一番。而这时,母亲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浓浓笑意。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