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手札市场升值空间还很大

2013年5月,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在嘉德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以11.5倍于起拍价的690万元成交;2013年5月,“曾国藩手书家训”从10万元起拍,最终以230万元成交;2013年11月,出自鲁迅亲笔的《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不过200余字,却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一字均价3万元;2014年1月5日,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在南京以1207.5万元成交,创下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矛盾复袁良骏书信 秦汉胡同“百年风流”主题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矛盾复袁良骏书信 秦汉胡同“百年风流”主题藏品

 

     中国文物网讯 2013年5月,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在嘉德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以11.5倍于起拍价的690万元成交;2013年5月,“曾国藩手书家训”从10万元起拍,最终以230万元成交;2013年11月,出自鲁迅亲笔的《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不过200余字,却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一字均价3万元;2014年1月5日,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在南京以1207.5万元成交,创下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


      名人手札收藏于拍卖渐被重视


      国内名人手札拍卖最早始于1994年,当年翰海秋拍中有一册15通的徐悲鸿行书手札,估价10万元,每通信平均6000多元,最终却以流拍而告结。2004年,同样是在翰海,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每通平均8万元,升值幅度达到10年前的10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年名人手札价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2012年,在艺术品市场趋冷的情况下,名人手札的高价成交体现出它的抗跌性。近两年一些拍卖公司已逐渐重视名人手札渐的征集与拍卖,未来名人手札将会进入更多收藏爱好者的视线。

 

      关于近现代名人信札这两年的市场走势如何,业内专家称,名人手札、信札版块一直以来都是拍场的配角,甚至是许多的拍卖公司都不愿意去做的版块,直至2009年陈独秀等致胡适的13通27页信札成交价达到544.4万元,随后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优先收购权,将这批信札买下。这是个具有里程碑的举措,使得更多市场人士从单一关注名人书画,转而对于信札和手稿有了更大的兴趣。


      对于目前名人手札的拍卖价是否达到其应有的价值高度,有专家表示,经过几年的升温,这个版块已经成为了热门版块,钱钟书信札上拍、矛盾手札1200万刷新纪录等等,都是市场火爆的表现。鲁迅、茅盾、胡适、蔡元培、梁启超、莫言等文化名人的书稿尺牍,乃至只字片语的便条,都已成为藏家和爱好者竞相追捧的佳品。在南京拍卖会上,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等中国当代诗人的手稿也纷纷亮相。手札、信札版块还将继续升温,刚刚进入千万,由于手札、信札大多既有文化价值,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所以市场空间还很大,值得期待。


      晚清民国书法还处于“价格洼地”


      谈及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特别是晚清民国书法近两年来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如何,据业内专家介绍,书法作为我们中国的国粹,在当代社会,其价值一直被低估,甚至社会上流行“好字不如赖画”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十分错误的偏见。自从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4个多亿的天价之后,全社会才意识到书法的价值,尤其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也带动了书法的市场行情。晚清民国的书法可以说是在书法审美上是最接近我们当代人审美的,但是由于那个时代是个动乱的时代,许多书法成就卓著的艺术家都被埋没了,像钟繇、“二王”、“宋四家”等划时代式的书法大师没有,像康有为这样颇具书法成就的人士也遗憾的被其政治天分所掩盖了,所以,一直以来,晚清民国时期的书法市场行情表现都不佳,但是这两年由于当代活着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许多懂艺术的藏家把目光投向了处于“价格洼地”的晚清民国书法,从而又带动了这个时期书法市场的不断上扬,拍卖市场的表现也是越来越好。弘一法师的一幅楷书“安本分,学吃亏”长卷在2011年拍出6000多万元,算是这个时期书法作品的天价代表了,但是,这个价格还远远不能代表晚清民国书法的价值。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