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价200万和田玉籽料:真伪难辨打起官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和田玉籽料是真是假? 卖价200万和田玉籽料 真伪难辨打起官司
 

疑玉石有假,法庭一审判决买卖双方解除合同。卖家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前天上午,此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公开进行二审。

庭审现场,多了一件重约60公斤的“宝贝”,这块和田玉籽料据卖家臧某称是原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正宗籽料。

今年,姜某与臧某口头约定以200万的价格购买一块重量约60公斤的和田玉籽料,并向臧某支付了50万元定金。玉石到手后,姜某检查后认为“新疆产和田玉籽料”有造假痕迹,要求臧某提交原产地证明和鉴定资料证明该玉石籽料的产地和品质,不想遭到臧某的拒绝。感到被欺骗的姜某,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要求臧某双倍返还定金100万元。

一审时,臧某表示同意解除合同,但认为姜某没有支付剩余货款违约在先。最终,一审法院判决双方合同解除,因姜某不能证明玉石籽料有假,故其双倍返还定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因臧某不能证明玉石为真,故其关于姜某违约的抗辩也不予支持。

“150万,让他把石头拿走”,卖家臧某在庭审现场说。他称自己想“息事宁人”,愿意调解。买家姜某听完此话后,觉得对方没有调解诚意,“我们不调解了。”

“他说自己是玉石专家,还说自己是境外人士”,买家姜某在现场回忆起自己与臧某初次打交道的情形。据姜某陈述,自己是通过朋友与臧某认识的,自己不是玉石专家,所以买玉时提出要带着专家去看,但臧某不同意。“他当时要求我先交定金才能见到玉石,所以我才付了钱。之后,我带着专家去看石头,但他却把石头藏了起来”,姜某称这个交易有失公平,臧某不是在商业经营场所经营,也没有国家颁发的证书,其种种行为让他怀疑玉石有假,所以决定不买了。

对于这块和田玉籽料是真是假,双方各执一词。

庭上,新疆玉石商人出庭为臧某作证,“我是做玉石生意的,本案这个玉石是新疆产的真的和田玉,是真的籽料,这个玉石是我卖给臧某的,如果不是新疆和田玉,我愿意赔偿”,证人说。

据商人介绍,和田玉除了籽料还有山料,山流水,韩国也有,阿富汗也有,青海也有,但都是山料,籽料只有新疆有。山料是山上的,籽料是水里的。所以价格也更高些。他和臧某一起做和田玉生意,往来多年,所经手的玉石都是正品,不需要怀疑。

姜某认为新疆商人的证词无效:证人和上诉人是有买卖关系的,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证人肯定会为臧某“说好话”。证人本身也不具有国家玉石鉴定资格,并不能证明这个玉石是不是和田玉以及是否是新疆产的。

姜某还称:“证人陈述和田玉的籽料皮子是白的,但这块石头皮子是红的,明显是假的和田玉籽料。”

此案当庭未宣判。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