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邮票今年起年年发行

中国邮政在近日的新邮预订会上公布,2014年将首度发行“拜年”邮票,今后每年都将发行“拜年”邮票。不过,市场人士认为,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在内的民俗邮票市场走势均不佳,难敌生肖、名画题材,民俗邮票最大的功劳在于让年轻人们不要淡忘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

“民俗邮票价值一直不高,但还没跌破面额。”大古广藏总经理喻培华告诉记者,自2000年开始,中国邮政连续四年发行了春节、端午、中秋、重阳题材,而2014年发行的拜年应该是最大的民俗题材。在此之前,与民俗有关的题材还包括年画系列。

“节日、民俗的题材市场走势都不是很好,影响面也不是太大。”邮商严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是题材比较常规,没有什么特色,认同感不强,所以很难形成系列和板块,“当不成系列的时候,就没有资金会对其有兴趣。”

与此同时,民俗邮票的市场消耗量也不足,原因是很少礼品公司会将其集结成册。“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民间其他企业,都很少专门为某个节日发行一些礼品册子。”喻培华告诉记者,即使是过年这样的大日子,生肖题材还是最受欢迎,“比如马年快要到来了,就会用跟马有关的邮票制作以马到功成、龙马精神为主题的礼品册。”他认为,即使真的发行民俗的册子,市场的接受程度也不会太高。

虽然民俗题材的邮票没跌破面额,但是市场价与生肖、名画等主流题材相去甚远,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这些题材的货源。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