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地位仍需提升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10月27日2013第三届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高峰论坛在京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联合主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中国机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艺术市场的主体力量、中国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秘书长 徐永斌
 

在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秘书长徐永斌看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主体是由艺术品的创造者艺术家、经营机构画廊,收藏体系中的收藏家博物馆以及投资类的机构等等构成,这些主体构成了整个艺术品从产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当然中间还包括一些具有功能性作用的主体,比如鉴定评估机构及艺术品的质押、保管、保险机构等等。

一些人认为当前艺术品经过大量资金炒作之后,价格普遍处于较高点,目前中国艺术品价格存在虚高的现象,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对于这一观点徐永斌却有不同的看法。徐永斌称,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其实它在国际上所占据的地位还远远不够。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艺术品非常昂贵,已属天价,若拿整个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与国际艺术品价格横向比较的话,中国艺术品与国际艺术品的价格差距还很明显。一张优秀的齐白石的作品几百万就可以买到,折算成美金也就是一二百万美金。一二百万美金在国外能买到其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吗?另外,随着中国梦的提出,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其中之一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品,未来从国际成熟市场和国内渐趋成熟的市场来看,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不管是平行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一些优秀大师的作品一定不是中产阶级可以买得起的。恰恰在当今的中国,在北上广深有一套一百平米以上房子的人,基本能买得起优秀书画大师的作品,既然目前的中产阶级能买的起优秀大师的作品,那就不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这种现状将会逐步发生改变。

对于目前中国艺术收藏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徐永斌认为目前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价格还不透明,艺术品收藏也是在在小众人群体中流通,一些人为了短期的投资而在扮演收藏家的角色,真正的大藏家却是凤毛麟角。目前艺术品出口领域还是礼品市场在支撑,综观全球来看,中国的支撑体系是畸形的,未来的支撑体系一定会走向家庭资产、企业资产,而这些群体是一个很值得培养的收藏群体。总的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还需要精心培育,优秀的藏家也需进一步的培养。

专家介绍

徐永斌,男,1972年生人。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秘书长,中国文联中国书画家经营协会副会长,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运营总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