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收藏品鉴的经验

收藏是一种对于物品的搜集、储存、分类与维护的癖好。收藏家的收集对象通常是有价值的古董,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小物件。如书画、集邮、火柴盒贴画与明信片是较为主流的收集项目。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此发明使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无数的白酒佳酿,令无数英雄为之“折腰”。老酒作为能喝的古董,正越来越被“食不厌精”的老饕和“贪杯”者们发掘和消耗。剩下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这也是老酒收藏的最大特色。但和同年代的洋酒相比,中国老酒的价位只是零头而已。
国外的名酒保存百年以上的屡见不鲜,名酒收藏更是绵延不绝,中国的名酒收藏何时能见彩虹?
老酒的价值
首先是饮用价值。众所周知,中国白酒通常没有保质期。酒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酯类物质,就是俗称的“醇化”过程。各种酯类会产生各种特殊的香气,但这种醇化是非常缓慢的,所以,白酒通常是存放时间越久越好。其中以纯粮酿造的高度白酒最适宜久藏,低度酒和“勾兑”酒就不易久藏。
其次是怀旧。酒液、酒瓶、酒标、酒包装,甚至岁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记,无不映射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烙印,给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浓重的怀旧气息。即使没有经过那个年代,也能感受那份厚重的力量。
总之,鉴藏老酒是很“文化”的事情,喝也文化,藏也文化。
该收什么酒?
自1952年起到1989年止,国家共组织了5次全国范围的评酒会,先后评选出了17种国家名白酒,涵盖了我们常说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分别是:、董酒、西凤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全兴大曲、、宋河粮液、特制黄鹤楼、武陵酒、宝丰酒、沱牌曲酒。
这些国家名酒,历史悠长,质量稳定可靠,处在老酒收藏的第一线。此外,一些当年获二等奖的国家优质酒以及“省优”“部优”、全国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入藏。
从年代上划分,一般来说,建国后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价值。那时期,正值计划经济,各酒厂并非以经济效益为主,甚至在生产上不考虑产量、不计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的酒厂纷纷改制,部分酒厂盲目抓产量、讲效益的结果是酒质的下降,再加上一段时期“勾兑酒”横行(传统酿酒耗粮巨大,成本很高),有的传统名酒厂也跟风而上,产品质量自然令人堪忧。
当然,现在的白酒也有很多恢复传统工艺酿造的佳品,其包装更是无可挑剔,入藏这样的好酒若干年后不也是古董老酒吗?
不得不说的包装
要想使老酒长期完好地保存下来,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数、贮存环境,温度、湿度、运输、包装等。其中包装是长期保存的关键。
民国以前,中国的酒厂多为私营的作坊式,酒的容器大多为陶制的酒坛,由于产量不大,销售以散酒为主,大多供应本地市场。成品酒以陶罐、陶瓶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的则很少。陶瓶、陶罐储存酒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渗漏,不易长期保存,加之我国地大交通不便,异地存酒是很困难的。所以至今保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陈年酒绝大多数是散装酒,均来自酒厂的酒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酒类产品实行专卖制度,成立了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各地建有分公司,统一管理私营、公私合营、国营的各类酒厂的销售。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规定:酒精和国家名酒为计划供应之商品,由总公司掌握,统一分配。既然要“统一分配”,就需要“统一包装”,玻璃瓶便应运而生。
即使现在,分装酒类的容器性价比最好的也是玻璃瓶,世界上大多名酒至今沿用最广泛的也是玻璃瓶。名酒中可查到的汾酒玻璃瓶使用得最早,泸州老窖也很早就采用了玻璃瓶,茅台一直沿用当地产的上过釉的土陶瓷瓶,1966年以后才使用乳白玻璃瓶至今。
为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国家财政税收、出口创汇的需要“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分配”出来的新中国酒业,使得中国古老的酿酒技术绽放了光彩,成就了后来的“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也为我们今天的国酒收藏夯实了基础。
再说说封口
即使采用了玻璃瓶装酒,解决了瓶体的渗漏问题,大多数瓶装酒依然没能保存下来。
那年头的瓶装酒,经常遇到放在家里没几年酒就“不翼而飞”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封口不过关。那时候瓶装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纸、软木塞外封塑料包皮(赛璐珞皮),或者铁盖,或铁盖外包塑料皮。后来,又有使用螺旋塑料盖、螺旋金属盖或塑料盖再包皮封口。
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制作工艺,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瓶装酒不发生挥发、渗漏等现象,也就无法使多数瓶装酒长期保存。
但还是有较多数量瓶装酒完好地保存至今,有些甚至“一滴未洒”。灌装时“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准确”,又“碰巧”遇到了适当的保存环境,一瓶酒被完美保存下来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与其当年的销售量相比,与多年的消耗量相比,加之经过了动荡的年代,被完整保存下来的老酒几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满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价值。
鉴定老酒要有足够的经验
中国的假货向来屡禁不止,酒类也是一样。制造贩卖假酒一直是危害企业利益,甚至公民健康安全的大事,这也给收藏老酒带来了麻烦。
鉴定老酒的真伪,开瓶品尝,甚至化验成分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这样一来,一瓶酒的收藏价值也就没了。不开瓶,辨真伪,是鉴定收藏老酒必须具备的功夫。
鉴定老酒需要的是足够的经验,要对各种酒的商标史、包装史了如指掌。
以茅台酒为例,要知道从1950年起,几十年来共使用了多少种商标,哪些用于出口哪些用于内销,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纸张、什么油墨印刷的;要知道这些商标分别使用于哪些具体年份;再细一些,不同的年份,茅台酒的商标的图案、尺寸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也需要熟练掌握。在包装上,共使用过多少种瓶子,瓶子的大小尺寸和材质也有不同;还有酒标和背贴,不同年份上的文字、尺寸也有不同。更重要的是瓶口,如果是旧瓶装新酒,瓶盖就是鉴定真伪的核心。
在所有的名酒中,茅台酒厂对它的瓶盖似乎最下工夫。1950年代的茅台酒封口距比较特殊,使用的是软木塞,外包猪膀胱(猪尿泡)封口。1960年代后,采用的是塑料塞外拧塑料盖或金属盖,外面再用塑封的办法,期间的一些年份还使用了飘带。这些塑料盖以及塑封皮子在不同的年代颜色也有不同,大小高矮也有不同。
还有外包装,有的时期有盒,有的时期无盒,有的时期仅仅用一层棉纸包装。
再有就是日期,有的年份没有在瓶体上印日期,而不同的年份打在酒标上的日期的写法或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也有不同。后来,茅台酒瓶口使用了意大利进口的先进技术,瓶口采用了喷码的技术显示日期。
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还要熟悉长期以来茅台酒本身的防伪技术,如此,见到一瓶老茅台,不用开瓶,您也就能基本判断出真伪了。由此推开,对全国多数名酒了解到这种程度后,您也就自然成为“鉴定专家”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