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件和田玉玉雕将在新疆展评 年轻艺人涌现

4日,记者从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了解到,第十届“国石杯”和田玉玉雕精品展评会暨第十二届“天工奖”作品新疆地区入围选将于9月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正式开幕。这一新疆重要的玉雕作品盛会今年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400多件作品从全国送往新疆参与展评,年轻艺人涌现也成为一大亮点。

“国石杯”和田玉玉雕精品展评会是新疆唯一只展不销、主要以和田玉为主的一年一度的展评活动,此前已举办九届,旨在为玉雕艺人交流技艺、展示工艺提供平台。本届展评会将在6日正式开幕,至12日结束,在9、10日两天进行正式评比,评委将把作品分为三个组别进行评比,对于各地玉雕工艺都将一视同仁,代表了很高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在过去的九届展评会上,已累计有3950件作品参与评比,而今年截至昨天下午已经有来自玉雕大师、企业、收藏者的420件作品送展,而随着开幕日期的临近,还有作品在不断送往乌鲁木齐参与展品。评委们将用三天时间,评出获奖作品。

本届展评会受到了各地更多的关注,苏州、兰州、成都等地都有作品送过来。相比于往年老艺人“垄断”的情况,本届评选的特点在于年轻人的不断涌现。据悉,今年最年轻的参赛者年仅27岁。

近年来,新疆玉石加工发展迅速,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忠志告诉记者,从当年市场几乎停滞到如今乌鲁木齐大小加工厂家林立,玉石雕刻行业也在新疆愈加受到重视。

新疆宝玉石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易爽庭先生表示,近年来玉雕领域,在金镶玉等工艺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新疆本土玉雕界也逐渐形成一批专业的玉雕人才队伍,年轻人的涌现则让人看到新疆玉雕界未来的希望。

新疆珠宝玉石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泽昌对于新疆玉雕界的未来十分看好:“新疆玉石文化的历史悠久,‘玉石之路’甚至早于‘丝绸之路’出现。随着玉雕领域的不断进步,新疆也将在作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地’的同时不断向‘加工地’发展,同时也推动其品牌化的进程。”

对于新疆玉石加工领域的未来发展,易爽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在艺术上“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应在题材上同现实结合,寻求突破;其次,玉雕人才还严重不足,目前新疆约有3000人从事玉雕,对于新疆这样的玉石重要产地来说还是远远不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第三,在玉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青玉、青白玉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第四,玉雕艺人也应多加强交流,促进这一艺术的传承;第五,新疆玉石企业需更加注重玉石品牌的塑造,提升无形资产价值。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