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兵器收藏渐热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尚武精神,冷兵器从材料、工艺到造型的发展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兵器的外形设计还是制造方法都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强烈的艺术性,并且传承有序。如今,中国古代冷兵器开始逐步进入收藏领域,这个冷艳但显小众的收藏种类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兵器·礼器·雅玩

冷兵器在古代除了实战功能外,很多时候是作为皇家礼器来使用,显示皇家威严,如皇帝御用佩剑,制作华丽,工艺繁复,镶嵌精美,已经失去了实战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主人的身份地位。还有大型的长柄兵器,其雄伟的造型能很好地彰显军威,也是理想的仪仗礼器。

唐代开始,刀剑开始受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文人墨客的装饰品。制作更为精美,装饰更为奢华。龙泉宝剑就是作为文人的文房用剑,成为书房中雅致的装饰,也是如今很多刀剑爱好者的至爱。而其中一些冷兵器也逐渐演变成为道家的法器,化身为镇邪驱凶的符号,代表正义的化身,如人们熟悉的钟馗的形象就长剑在身。

审美与工艺价值的结合

除了性命相搏的实用功能,中国古代冷兵器也注重审美价值的内涵,这也是中国的古代冷兵器能进入收藏领域的原因。越王勾践剑号称“天下第一剑”,距今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据说一次可以划开20多层纸,是东周兵器中的精品,反映越国当时制剑工艺的最高水平。剑身的鸟篆铭文“越王勾践 制造用剑”,雕刻精美,是金文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

青龙偃月刀作为中国古代冷兵器中造型最优美的器物,刀形似半弦月,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吞口,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因民间传说为威名显赫、忠义千秋的名将关羽的兵器而家喻户晓,誉为“关刀”。

古兵器渐冷,收藏渐热

北宋初期,火药兵器开始出现,在战场上一些士兵把冷兵器的长枪加装上可发射火药的装置,形成后来有名的火枪,标志中国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所绘的《阿玉锡持矛荡寇图》,所持的长枪前段就有火器装置。明清时代,冷兵器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开始衰退,此后一直延续到中国抗战时期,由于武器落后大量中国士兵还在使用冷兵器。

冷兵器时代结束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兵器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其所具有的工艺和艺术价值作为历史被藏家保留。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