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 南红玛瑙成为收藏新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猪摆件和南红玛瑙原石

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一种玛瑙却因为近几年来价格的巨幅上涨而引起了黄石藏友的关注,这种玛瑙的名字叫“南红”。 

作为我国独有的品种,南红玛瑙产量稀少,旧时的矿藏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以致近年来一些老南红玛瑙的价格急剧上升。古人认为南红可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则认为它有特殊功效。

市收藏家联谊会副会长詹志杰,多年专注玉器珠宝收藏,近期也紧盯南红玛瑙的市场表现。 

初见南红

走进詹志杰的收藏店,玻璃柜台内几抹温润的红色最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红色有深有浅,但给人共同的印象却都是古朴、内敛和柔和,一种由时光凝练出的沉稳气质仿佛在默默向人诉说着久远的年代里宫廷贵族和虔诚信徒们的神秘故事。

因为老的南红矿早已枯竭,近代以来,南红玛瑙逐渐从普通民众的视野中淡去。直到本世纪初,在云南、四川、甘肃等地相继发现了新矿,南红玛瑙才又重新被人们所知。很快就有苏州的玉雕大师用南红制成了精美作品。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藏友开始关注这种玛瑙,南红的价格也在近八九年时间里翻了近百倍。

“南红玛瑙摸起来跟和田玉一样温润,很舒服的。你们摸摸看。”詹志杰对自己的眼光颇有几分自信。对玉石的多年经营,使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是所有的南红都很贵,品质差的南红比普通玛瑙贵不了多少,一对普通的镯子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但是上好的南红现在市场价格已经跟和田玉差不多了,毛料就要200元到500元每克。黄石现在收藏南红的不多,目前全市玩南红的也不会超过十个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红手串

情倾南红

很大程度上,收藏南红与收藏翡翠等玉石有异曲同工之处。购买南红毛料与购买翡翠的毛料都有一定的赌石性质,两者高昂的价格均让普通人对它们望而却步。

虽说其中蕴含的利益很大,但文化层面和审美情趣上的追求也是收藏者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南红玛瑙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就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历代南红玛瑙精品都被统治者所珍视,尤其至清代达到顶峰。因此,许多南红制品都作为重要的文物被国家收藏。同时,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在藏区佛教信徒中也被广泛的佩戴使用,直至清晚期,当时的南红矿藏枯竭,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告以结束。 

上品的南红以柿子红为主,从色泽、整体色差、裂纹情况、通透程度等许多方面,可以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品味和鉴赏。

“南红玛瑙色泽红而不艳,稳重内敛,带有油质的光泽,触感温润平和,再加上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这些就是我喜爱它们并决心收藏的原因了。”詹志杰这样解说了他一开始收藏南红的动机。

在收藏南红、把玩南红,与藏友们交流的过程中,詹志杰付出的除了金钱和精力,还有越来越深重的情意。

有一块石料,詹志杰去外地向另一个藏友求了很长时间才求到手,“在临交给我之前,那个藏友还一直叮嘱我,要我承诺今后一定会找一位苏州的玉雕大师把它做成精品,做好之后第一时间就要让他看到。”说起这段故事,詹志杰有种找到知音的满足和愉悦。 

前景看好

詹志杰告诉记者,目前云南的南红矿已经封矿,四川等地的南红矿也因为对环境的影响太大,被限制开采,今后南红玛瑙的产量只会越来越少。

“我本人很看好南红的收藏前景。”但詹志杰提醒,普通民众进入收藏圈一定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谨慎思考,特别是对于收藏玉石珠宝,更要慎之又慎。

詹志杰说,虽然升值潜力很大,但对玉石类的藏品,价值的判断没有硬性的标准,浮动空间很大。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玉石鉴赏的认识也不够深的普通民众,进入这一行的风险十分巨大。如果确实喜欢,市面上也有很多一般品质的玛瑙,自己买来平日里佩戴把玩也能够很好的了解和欣赏。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