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百万玉器15天后失而复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价值不菲的玉石失而复得,马隽老人露出了笑容
 

一个普通的行李包,遗忘在郑州一家小旅馆,让新疆82岁的老人马隽滞留郑州苦寻半月,电台多次报道,民警、的哥、巡防队员、媒体记者等热心相助仍无果。

在老人订好返回机票时,昨日又“柳暗花明”,在众人帮助下,终于物归原主。

“我在外地生活了50年,啥时都觉得还是咱河南人好、家乡人好!这回更验证了。”这位根在周口项城的老乡深情地说。

行李包里到底装了什么,让老人如此执著?原来内有他一生积蓄的存折,还有珍藏一辈子的玉器,“值个百万元吧”。

寻包的过程到底有多曲折?

请看东方今报记者采写的这篇“寻包记”。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夏友胜 实习生 杨文丽 通讯员 贾京/文 记者 刘栋杰/图

○行李包遗忘在房间

老人却找不到旅馆了

7月18日下午,82岁的马隽一个人拉着红色行李包,走出郑州东站。他坐上了出租车豫ATJ978,司机魏师傅,一个热心的小伙子。

老人说,要去郑州火车站附近找个旅馆住下来,第二天还要坐火车去上海。

魏师傅就帮他在航海路与行运路交叉口附近找了家便宜的小旅馆,名为“宏发旅馆”。

“我看他年纪那么大了,人生地不熟,还大热天的,就跟老爷子说好了第二天晚上8点多钟过来再送他去车站。”

然而,魏师傅第二天赶去接人时,旅馆的人说,老爷子下午就出去了,“我想着老爷子是不是自己去车站了?”

7月20日,放心不下的魏师傅又来到小旅馆,却被告知,这位老人一直没回来,随身带的行李还在。他就交代旅馆工作人员看好老人的行李包。

而此时的马隽老人,也正在焦急万分地寻找这家小旅馆。原来7月19日下午他离开旅馆去办事,由于年龄大了,找不到回旅馆的路,记不清旅馆的名字,也没带房卡等物。

无奈,马隽当晚又找了家酒店安顿下来,开始了寻包之路。

○民警司机巡防队员

一起寻找10天无果

马隽先打电话报警,只是称行李包忘在旅馆了,而他记不清是哪个旅馆了,甚至连旅馆所在的道路也说不出来。

出警民警设法寻找,可由于线索太少,没有结果。

7月24日,马隽的妹妹等家人赶到郑州,一起寻找,“恁热的天,我们怕他一个人受不了,也担心出啥意外”。

网友“郑州保喜”是位热心的巡防队员,知道这事后发动所有熟识的同行以及相熟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老人寻找。

7月28日上午8点多,的哥王东亮正行驶在二马路汽车站附近,远远看到一位民警带着一位老人在路边拦车。老人上车后说包丢在旅馆了,却不记得是哪家旅馆。这位老人正是马隽。

他带着老人在火车站附近一直找,直到下午两点也没有结果。王东亮与老人约好7月29日带他去郑州东站查看监控。

29日上午9点多钟,王东亮带着老人赶到郑州东站查录像。

○电台不间断播报寻物信息 全城爱心大搜索

7月28日下午,郑州电台新闻广播接到了的哥王东亮的求助。他是为马隽求助的。

可当时老人自称,是7月20日下午抵达郑州的,“坐着轮椅出站”,下午两点多坐出租车到市区找的旅馆,自己穿着白衬衣,行李包是红色的。

郑州电台新闻广播主持人王婧说,她当即在节目中播发了求助信息,并寻找拉这位老人到郑州市区的的哥。回复电话也比较多,但核实后信息都不对。此后,电台在各档热线节目中,跟踪报道这个事情,还把马隽老人请到了直播室。

同时,还联系了辖区派出所、客运管理处等部门,并两次到郑州东站调看7月20日下午的监控录像,却一无所获。

随着消息的传播,许多市民自发加入到这次全城爱心大搜索中。

一位张姓的哥根据老人的介绍,推测说,老人所住的旅馆,应是在航海中路的老代庄附近。

于是,不少司机和市民一路寻找,部分社区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也加入到寻包队伍中。

○查6小时监控“找”到老人 原来他记错了时间

昨日上午10时许,郑州电台新闻广播接到郑州客运管理处高铁新东站站长岳军的电话,在确认了白头发、白衬衣、红行李包等信息无误后,岳军有些惊喜:“应该就是他。”

岳军说,他和同事多次调看录像,五六个小时也没有看到一位坐着轮椅被推出来的老人。后来,他们又把时间范围扩大到18日下午5时,再次调看了监控后,终于把目标锁定了一位身着白衬衣、满头白发的老人,“不过,他不是坐着轮椅出站的,而是被车站工作人员搀扶出来的,而后一个人拉着红行李包上的车”,出站时间也不对,不是老人所说的下午两点多,而是下午4点整。原来是老人记错了!

监控显示,老人所乘出租车的车牌号是豫ATJ978,很快,联系上了司机魏师傅。魏师傅在电话中证实,是自己拉老人到市区,并帮助安排到旅馆的。

○为何守郑半月寻包?有老人一生积蓄和珍藏玉器

在魏师傅的带领下,大家找到了那家“宏发旅馆”,可旅馆老板王女士却不知道有这回事。原来,她是刚接手的这家旅馆。

经过跟前任老板电话联系得知,老人的行李包被放置在二楼的柜子中。

昨日下午3点左右,这个让全城展开搜索的红色行李包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看到自己的包,老人惊喜万分,开包时手直哆嗦。这个包里装了什么宝贝,让老人执著寻找半个月?

行李包被找到时,完好无损,还是他出门时的样子,包里装着洗漱用品、衣服、药,还有一个红色的袋子、一个黑色挎包。让老人着急的正是袋子和挎包。打开袋子,竟是一包和田玉、碧玉;打开挎包,除了玉器,还有厚厚的存折。

老人说,存折是他一辈子的积蓄;玉器也是他一辈子的珍藏,“值个百万元吧”。他搞了一辈子地质勘测,也爱收藏玉器,懂玉器鉴定。

○网友盛赞彰显河南大爱正能量

“是我把老爷子送到小旅馆的,找不到老爷子的话,我心不静,一辈子心也不安。”热心助人的魏师傅,受访时还有点自责。他说,好心办个坏事,没想到给老先生添了这么大的麻烦。

当马隽要感谢的哥王东亮时,王东亮说:“没啥事!我也有80多岁的爷爷,在咱郑州,换任何一个出租车司机都会这样做。”

“咱们以后可不要断了联系啊!”马隽在电话中对他们说。

马隽老人的寻包记,也让更多网友牵挂和感动。

@郑州小调:找到就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天的接力找寻,彰显了郑州大爱、河南大爱正能量。

@的士不寂寞:好事多磨,算是功德圆满!

@sallyme2011:刚在公交车上听到这个消息,挺感动的。中原人好样的!

■ 对话寻包老人马隽

记者:现在所有玉器和物品都找到了,之前是否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马隽:没有想到,做梦也没想到。上午,接到电台(郑州电台新闻广播)的电话,我半信半疑。其实,我已经放弃了,找了十来天,又有恁多警察、司机、社区人员,还有媒体人都在帮我找,都没有结果。我和家人机票都订好了,明天(指8月3日)上午到乌鲁木齐的航班,准备回去了。

记者: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是找不到了,咋办?

马隽:我这个人心大,丢了就丢了吧。不过,这确实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也是一辈子的宝贝。我在新疆搞地质勘测几十年,也喜爱收藏玉器,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记者:您老都80多岁了,这次为何一个人带这些玉器出来呢?

马隽:我也年纪大了,是想把它出手了,留给孩子们当学费。没想到出了这个岔子。

记者:临走前,有什么话要说吗?

马隽:谢谢大家,谢谢所有帮助我的人,以后不会跟大家断了联系。我在外地生活了50年,啥时都觉得还是咱河南人好、家乡人好!这回更验证了。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