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生活甘美的建窑瓷碗

在艺术世界里,我笃爱陶瓷,在所有我欣赏过的陶瓷艺术作品里,有一件我一直情有独钟,那便是建窑兔毫纹瓷碗。
景德镇青花瓷是国内陶瓷艺术的“佼佼者”,很多时候成了中国瓷器的代名词。其次,应该是浙江龙泉窑青瓷。然而,一次偶然的参观,让我知道了建窑兔毫纹瓷碗。于是,一个人便乐不可支地从书本里或者网络上搜索有关这件艺术作品的介绍。宋代,在我国福建地区,建窑是非常有特色的品种,且都是用黑釉进行装饰。
说起这款“兔毫盏”,在当时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与欢迎。这款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在这厚厚的黑釉层中,有丝丝细若兔毫的花纹,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其在内壁口下留有一圈凹沟,除了用作注热汤高度的标杆外,也有使茶汤不易散发的效果。
宋时盛行“斗茶”,为了更好地观察茶沫的颜色,比较茶痕迹留存的时间,黑色较之其他釉色瓷更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沫和保持茶的温度,因此建窑兔毫纹瓷碗颇受饮茶者的喜爱。用兔毫盏沏茶,兔毫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论述。宋徽宗赵佶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中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对兔毫斑建盏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200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不同于以往在上海博物馆陶瓷馆欣赏各类珍贵的陶瓷艺术展品,我在一名热情的志愿者带领下,和一群日本朋友一起静静地聆听着讲解,近距离地欣赏着它的质朴之美,引领着我们去畅想与品味那个风雅的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品质的追求可见一斑,也难怪用这样的茶器所冲泡的茶是多么美味,因为考究,因为乐趣,更因为生活,在我们艳羡之时,更让我们去学习如何在忙碌时光里去进行放松,让我们在生活中走慢一点点,让时间过得慢一点。
至今还记得,志愿者在同我们这些参观者分享建窑赏鉴时所说的那段话。如果说,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那么我们在鉴赏建窑盏时,就应该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窑究竟美在哪里,二是制作建窑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深层次的美是需要用心去发现的,对于我来说,它最好的地方是能随着时光渐渐沉淀为生活的甘美。
一年前,有幸去景德镇参与了制陶活动,虽说是极为简单的、蜻蜓点水般的一次实践,然而,通过实践,只能感叹于古人陶瓷制作过程的艰辛。
一年后,我计划去福建建阳探寻建窑的遗址,奔赴一场与建窑的瓷约。回看这件建窑兔毫纹瓷碗,我能感受到制瓷工匠们背后的辛苦,一次次从失败的烧制中去摸索,一次次从头开始,才让作品变得更好,才能留给我们这样纯粹之美的陶瓷艺术作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