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收藏火热 第三套人民币“五毛”纸币背后故事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纸币,1972年设计文稿通过国务院审批;2000年退出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毛”纸币资料图
与同属第三套人民币的其他“兄弟姐妹”比起来,“五毛”晚“降生”了十年--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开始发行,而“五毛”直到1972年才面市。
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实际上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设计了。在设计方案中,从一角到十元,正面图案采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武汉长江大桥”、“纺织车间”、“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不过在设计之初,“五毛”的图案,并不是“纺织车间”。
195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报新版人民币方案时,周恩来总理曾作出详细的批示。其后,美术专家和印制专家反复修改,拿出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稿。半年后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不过,“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于是,当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设计方案被国务院认可并开始制造流通,“五毛”依然没见踪影。
对于“五毛”的设计,周恩来总理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72年7月24日再次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为“1972”年。这版“五毛”,成了第三套人民币中最后“出生”的。
“五毛”上的女工之一是我
1972版五毛钱纸币,不过巴掌大小,蓝色成为其主色调。在这版纸币的正面,是一张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图案。细纱车间图案中绘有三位纺织女工,左边是个正在换粗纱的女工,右边是个巡回中的挡车女工,正中央则是一个推着落纱机的女工--这,就是我。
1972版人民币五毛钱纸币,记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我在北京汇文一小上的小学,中学上的是女八中。1966年高三毕业,正准备迎接高考时,“文革”开始了,求学之路戛然而止。
不幸接着降临,1967年6月8日,父亲蒋光鼐因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6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右下角,登出了父亲的讣告--“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逝世……”。父亲的追悼会也是这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周恩来总理参加了追悼会。
父亲在病危时,曾对母亲说:“以后要是没有人养你,你就去做工吧。”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民政局给三级干部遗属发放的500元抚恤金,以后就没了经济来源。那时,我的哥哥姐姐们或身处逆境,或发配外地,只有我在北京,能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而摆在我面前的路似乎也只有一条--上山下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果我去上山下乡,谁来管母亲?
周总理的关怀
母亲患有糖尿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疾病,每次发作都要立即送医院注射西地兰。如果我离开北京,母亲再无人照顾了。万般无奈,我以母亲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等待了三个月,终于在1970年新年到来之前有了回音。
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被安排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棉纺分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记得发行这张纸币的那个月,我们每个人的工资里都有一张这样的新币。发工资那天,我还没进厂,路上碰见了我师傅的女儿,她远远就冲我喊:“钱上有你!”当时我未解其意,等进了车间,师傅才告诉我,以前在我们车间照了许多相的那些人,就是这张五毛钱的设计人员。这张钱中间那个推落纱机的女工,就是照我的照片画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