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古玩市场遭“网购”热潮冲击 持续冷清(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玩经营着们守着自己的摊位,生意惨淡。 韦亮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清山在古玩堆里打理自己的网店。 宋立超 摄

20日,在拥有4000年历史的古都山西太原开化寺古玩市场,店主赵清山坐在满满的古籍、瓷器中用笔记本电脑打理着自己的网店。尽管当地古玩市场已持续冷清数月,但他用网络中的“虚拟店铺”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目前很多70、80后选择从网络中购买古玩,从而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赵清山说,“这是一场传统文化和新生活方式的碰撞。”

位于太原市的开化寺古玩市场内商铺林立,号称山西省规模最大。20日,尽管已时至下午,但仍有很多店铺尚未开门,有的甚至贴出转让通告。行走其间记者看到,营业中的店铺鲜有顾客盈门,店主们或看电视消遣,或三五成群喝茶聊天。

据业内人士表示,太原市古玩市场的冷清已持续数月,尤其是中低端商品冲击颇大,规模较小店铺甚至面临关门困境。然而不仅在这座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都,据媒体报道,中国多个城市也面临同样问题。其中钱币市场古钱币更是普跌价30%~50%,行情为10年来“最惨”。

山西人赵清山的店铺同样门可罗雀,但坐在古玩堆里却没有那么清闲。他正忙着打理自己的网上店铺。持续数月的市场萧条,这个年轻人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

“为什么市场人流量少?据我观察,除了经济因素外,网购的人越来越多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据赵清山表示,目前很多古玩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多人选择在专业网站中选择并购买。

“这些专业网站有严格的鉴定和销售规定,而且价格普遍比实体店便宜。”赵清山说,他目前已在多家网站开设“店铺”,效果比自己位于古玩市场的店铺要好。

在中国,“网购”做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民众青睐,并逐渐扮演重要角色。有媒体调查显示,2013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网购”已经对传统商场造成一定冲击。

“这种冲击已经蔓延到比较传统的古玩销售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山西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玩爱好者众多,但依然在承受这种冲击。

“传统文化与新生活方式的碰撞在所难免。”赵清山说,“古玩市场和网购的一‘冷’一‘热’可以看出些许问题。”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