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勇:2013年最看好明清瓷器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李秀远)在文物艺术品市场极度繁荣的2010与2011年,古陶瓷市场出现了9件过亿的天价拍品,相比之下2012年4月1.67亿元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虽然刷新了宋瓷世界的拍卖纪录,但是独据过亿领土的它似乎显得无比孤独。拍品中最接近亿元的是一件乾隆时期的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其以9775万元的价格创内地瓷器拍卖历年成交新纪录。古陶瓷市场的表现反映了2012年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情况,那么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是否会继续下滑,彻底与“亿元拍品”绝缘呢?2013年的古陶瓷市场有孰能称雄呢?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专访了太平洋洪绪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北京卫视《天下收藏》专家胡智勇,与您一起提前走进古陶瓷市场的2013。

中国文物网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整个文物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缩水近一半,而不少大拍卖公司仅在今年秋拍的跌幅就超过50%。您对于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怎么看?是什么导致市场出现如此巨大的降幅?

胡智勇:通过嘉德、保利等大的拍卖公司的数据,市场整体下滑的是显而易见的。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市场的快速滑坡也给拍卖业敲响了警钟,市场之所以弱不禁风,很大程度上与业内在疯狂享受前些年的文化大餐的时候迷失了自我,忽视了鉴定、服务等方面的规范。数据显示,2012年的各大拍行的常规专场拍卖成交率仅在50%左右,嘉德较好的专场也只是60%左右。专场拍卖的成交率保持在80%的水平,这就反映出了市场的一大弊端,藏家把关较为严格,其收藏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至少都经历了6——10的收藏才再次拿到市场中来,甚至有的收藏家会将部分精品终生收藏,这种现象表明藏品的质量得以保障,市场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太平洋洪绪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胡智勇(左) 中国文物网记者李秀远(右)

当然去年也出现了几个高价的拍品,比如2012年4月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最终以2.0786亿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67亿元),并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一件乾隆时期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以9775万元价格成交,创内地瓷器拍卖历年成交新纪录。我认为由于现存汝瓷极为罕见,宋代的汝窑能够拍出1.67亿元人民币并不奇怪。但是乾隆时期的梅瓶能够拍出如此高的价格,我认为有市场资本炒作的嫌疑,因为从市场上看,乾隆时期的梅瓶、天球瓶、樽比较常见,突然出现了9000多万,那么一定是受到了资本冲击的,作为传统品种,无法与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等相比,因此其只能算作市场的特殊现象,成交价格并不能做为常量参考。

由于市场不断地透明,非专业藏家由于自身专业限制,开始逐步撤离导致市场整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专业藏家是不会入手赝品的。对于经济环境对于市场的影响,我认为影响不大,文物艺术品对于成功人士来说,只是一个玩意而已,并不影响其企业的资金运作,因此品质不高,监管不严才是市场腰斩的主要原因。如果现在我们拿出一件精品,只要价格稍稍放松些便能够立刻卖掉,因此经济环境对市场影响不大,只要能够保证真品的质量,文物艺术品市场是相对稳定的。

中国文物网2013年的市场是否会继续下滑?

胡智勇:如果拍卖公司不抓好质量的话,那么市场将继续下滑。对于拍卖公司而言,向来只是以拍品价格论真假,对于拍品不予以保真。因此常此以往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拍卖公司想要推出保真专场是不容易的,但是由于2012年的市场打击,相信很多拍卖公司会在保真方面会做足功夫,以此扭转局势。加之,市场整体信誉的下降,拍卖公司又多如牛毛,因此保真是当前最吸引买家的绝对因素。

之前很多的拍卖公司,特别是小拍卖公司在市场好的情况下甚至上拍的100%都是赝品,但是近些年随着藏家素质的提高,赝品并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市场,这部分公司要就被淘汰、要么调整增加真品的数量,因此2013年文物艺术品市场拍品的整体品质会提高,国际拍卖会拍品的赝品率标准允许10%左右的赝品存在,那么2012年市场的低迷从另一面来看对2013年市场去假存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拍卖公司特别是大拍卖公司将会切实解决赝品率过高的问题,我认为专业市场在2013年成交率将保持在50%左右,整体市场与2012年相比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市场前景不好,卖家惜售的现象会依旧存在,高端拍品依旧难以出现在市场上。

我们中国的市场属于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一直是二级市场主导着一级市场,但是在2012年大方向上已经出现了私下洽购的现象,也就是说二级市场在向一级市场回归,我认为在2013年二级市场会继续向一级市场回归,这也是我一直非常想看到的市场变化。

中国文物网也就说2012年市场的惨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那么对您刚刚的这番话我们是否可以认为:2012年之所以市场表现低迷是因为拍卖公司的拍品真假难辨?

胡智勇:拍卖本身在法律层面上是不保真的,拍卖公司只是服务而已,随着近些年媒体的宣传,广大收藏家、爱好者已经知道了拍卖公司并不保真这一点,这对于拍卖肯定存在一定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你对2013年的古陶瓷市场是怎么看的呢?与大方向相比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别?

胡智勇:古陶瓷市场是很坚挺的,09年至11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受到金融业加入的刺激,到了2013年这些基金有的到期,如急于套现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现在的市场中专业的藏家相对较多,想要靠炒作赚专业人士的钱并不容易。因此之前炒高的陶瓷艺术品不会再次出现在市场中。而常规的古董消费品种不受资本的影响,没有资本的包装,因此2013年业内人士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市场,继续活跃在市场中,但是不会购买资本炒作的古陶瓷,比如刚刚我们提到的乾隆梅瓶。乾隆梅瓶在2000年的时候才40万左右,06年的是后6、7百万我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到了10年已经上千万,然而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最好的官窑,对于数量众多的乾隆梅瓶,过亿的现象我个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雍正、乾隆时期的陶瓷,能够代表那一时期陶瓷文化的是宫廷珐琅彩,它过亿是很正常的,它才是雍正、乾隆时期陶瓷文化的最高点。

乾隆梅瓶可以用“工整”“精美”“华丽”来形容,但是在文化层次上就是死板、工笔画,我个人觉得它是一件好东西,单纯就青花瓷而言,最好的还是元青花和永宣青花,而不是雍正、乾隆青花,我花一个亿只会买元青花和永宣青花。因此资本想要赤裸裸的剥夺市场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把雍正、乾隆时期的陶瓷套现的话,先要等着元青花和永宣青花过亿才能行。对于资本炒作来说,我认为陶瓷市场的价值判断最终必须回归到文化上来,讲究传承和历史。

中国文物网2013年的市场您最看好哪一时期的瓷器呢?

胡智勇:我个人比较喜欢乾隆之前的单色釉,特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官窑单色。但是就2013年的古陶瓷市场而言,我比较看好明末清初时期的古陶瓷,明末清初的古陶瓷作品数量较大,价格并不高,思想活跃,纹样繁多,工艺装饰琳郎满目,加之较为容易鉴别,因此市场前景会较好。作为新加入拍场的买家,明末清初的古瓷是很容易上手的。再有,一直作为送礼首选的普通官窑也会有不错的市场。

嘉宾简介:

胡智勇,历任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经理、常务副总经理、艺术总监、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执行主编、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擅长鉴定明代、清代官窑及民国瓷器)。现任太平洋洪绪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北京卫视《天下收藏》专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彩瓷》一书明代部分、《漫谈成化斗彩鸡缸杯》、《中国出土陶瓷全集》执行主编等。

责任编辑:lambert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