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蛇”舞生肖收藏走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随着癸巳蛇年的即将到来,以“蛇”为题材的生肖藏品又开始了走热的势头。

生肖文化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文化热已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在中国的出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而复始的生肖年大戏,宛若文化的连续剧,是一种规模博大的文化集结,更是百姓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情感内容。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生肖已经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时间确定和记忆的习惯中。

眼下,大量生肖收藏纪念品扎堆上市,金币、金条、邮票、摆件……不仅门类繁多,而且花样百变。它们纷纷打着“生肖文化”、“生肖收藏”的旗号,令人看得眼花缭乱,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生肖收藏热。

新年伊始,第三版蛇票和各地生肖蛇纪念币的陆续上市,引得行情一路上涨,全国各地的金银币和邮票爱好者也纷纷争相抢购。其实生肖文化的收藏意义已经不言而喻,比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张“猴票”,画工精致,存世量极少,因此该款邮票作为邮市“硬通货”已经成为市场价格的风向标。

另外,一方面人们想图个喜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看重其中的收藏及投资价值。因此除了传统的生肖邮票、生肖纪念币等收藏品外,如今在众多生肖题材中,限量版或者收藏版的工艺品往往更受人们的欢迎。

那么面对当下如此繁多的生肖收藏纪念品,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进行投资呢?有收藏界人士认为,小挂件、小饰品之类的工业化生产的生肖纪念品不具备什么收藏价值,而像工艺美术大师的民俗作品等艺术含量高的工艺品倒应该是生肖文化收藏的一个亮点。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