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隆重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剪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副会长刘洋代表主办单位进行了发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致辞

中国文物网(编辑 尉露)2012年12月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文物公司和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7日晚于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行了开幕式。国家文物局、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市商委、市旅游委、首旅集团及西城区、朝阳区政府等相关支持单位及文博界、收藏界、来自海内外的文物经营企业等共700余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在开幕仪式上,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及西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少峰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副会长刘洋代表主办单位进行了发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作为市级主管领导对文物博览会的发展做出指示,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览会品牌”,国家文物局领导作为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对本次博览会的顺利召开给与充分的肯定。

本次博览会是由北京市文物公司和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北京市文物公司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家国有文物公司,以其丰富的珍贵藏品和专业的鉴定队伍赢得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信赖与支持。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古玩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是唯一一家具有文物部门颁发 “文物商店”经营资质的古玩市场,京城两家最具影响力的文物经营机构首次联袂共同承办“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意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更高起点、更大规模的顶级文物展示、交流、交易平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博览会展出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藏家说博览会展出的精品“乃是亿万之金难得之品”。这正是本届博览会“高端化、国际化、民族化”的高度概括。本届博览会在农展馆13000平米的新馆中,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及欧美地区的83家收藏机构、古玩商、行业协会及国内34家国有文物商店携手带来众多精品器物。在为期四天的展览中,两家公司将携手在新馆举办瓷器、佛造像、文玩杂项、古董家具、古董珠宝以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精品等多个类别的文物艺术品展示与交易,同时还将举办开幕式、VIP专场、古玩知识讲座及论坛等活动。此外,主会场还邀请了文博届多位知名专家,为本届博览会的参展展品把关,确保展会的品质。其中“大清道光年制珊瑚红描金宝相花寿字纹瓶”;“大清道光年制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双耳瓶”,“大清康熙年制大五彩花鸟纹花盆”,“元代青花云龙纹牡丹铺首罐”及“大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沈源作《灯市行图》”将是本届博览会展品的亮点,在VIP专场中受到了藏家和展商的关注,同时,北京市文物公司除了有十个门店出售各类文物艺术品外,将专设一个艺术精品展区,推出如:清乾隆 白玉花卉福寿如意;红山文化 黄玉猪龙;清雍正 黄釉青花三果枇杷尊;清乾隆 宗喀巴;清 文竹刻魁龙方鼎等诸多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其中更是不乏首次面世的文物珍品。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届展会无需购票,大众古玩爱好者可在公众开放日中一饱眼福,同时展会为参展商提供免费的展品保险、图录刊登、接送机等优质服务,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将为所有参展商提供现场金融服务。展会期间还将面向大众开展免费的珠宝玉石鉴定检测活动,宣传珠宝玉石鉴定知识。同时为了让人们便于了解此次文博会,活动承办方印制了精美的器物图录。总之,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收藏家、鉴赏家及古玩艺术爱好者的热情参与,使本届文物国际博览会令人耳目一新、盛况空前。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之中,博览会尚未开展就已攒足人气。本届文物国际博览会仍秉持高规格、高水准的定位,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全力打造北京继纽约、伦敦、香港后第四个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中心城市。众多亮点相辉映,让本届博览会更具期待。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