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弦世界的精神形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ETWEEN ART LAB为北京首家艺术实验室,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平台性艺术空间,《姜迪:超弦世界的精神形状》于2015年4月24日于北京BETWEEN ART LAB举办。 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为姜迪。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5月24日。

      展览主题

      我们是否经常感受到自我与肉身的分离感,偶尔会觉得身处在别处,进入另外的一个世界?

      艺术家姜迪是一位80后年轻艺术家,他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开启了一种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这与超弦世界以及精神形态相关。在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新世界观念之中,人们的感知都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存在于一个与传统认知相背离的世界中,物质与存在构成将成为另一种可能。绘画通过艺术家意识的转变正在发生一种新的视觉感官,物象体系的混乱视觉中,姜迪通过绘画开启了一种新方式,他通过视觉进入一种世界体系的思考,我们将在一种新的体验之中寻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可能。

      如果了解超弦理论的人,会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在超弦论的体系中,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或闭合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并通过薄膜状物体操控弦的性质。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或许是在9+1维时空中的D3膜之中。弦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中,将打破我们固有的对“世界存在”的认知。超弦的宇宙观对于人类目前的认知范畴,是一种极其抽象的概念,世界好像成为复杂而协变的抽象构成。在这种图像与精神的统一之中,我们似乎找到了宇宙永恒规则的存在方式。

      有关姜迪的绘画,在一种极度视觉的格式塔形式之中,我们看到了有关超弦理论中有关灵魂的探索。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灵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一定的大小与形状,可漂浮与游走,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有关灵魂的探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犹如高更的名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灵魂的形状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在我们认知范畴内不确定性的判断之中,正如姜迪的作品呈现出的幻化的形状一般,神秘、复杂、秩序、变动、线性、浪漫。灵魂与精神成为一种存在,穿梭于多维的宇宙之间,我们看到的取决于我们观看世界的角度与维度。在这个意义中,姜迪的作品是十分精神化的,他通过一种抽象化的视觉构成抽离出了一种“精神的形状”,并通过艺术的视觉形式开启了有关“存在”的新思维体系。我们似乎正在被一种即将到来的新的世界观所感染。

      探讨到灵魂与精神,便会涉及到肉身。在姜迪的艺术之中,同时在突出一种肉身的抽离感。在一种虚构的临界之中,姜迪通过抽象与意向、理想与感性、严峻与温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演化出人们对于虚空的肉身的想象。在一种心相的变换与肉身的幻灭之中,我们似乎更加真实的贴近一种永恒的规则与真理。姜迪的绘画是温柔与冰冷并置的,生命的能量来自于心源的流淌。在万物皆空之中,带有一种生命存在形式的能量。这令人想到东方的宗教观:“则致力于肉身成道,无言,一心不乱,肉身是非肉身,此时此地等于空与无限。”

      回归艺术形式的探讨,姜迪一直在进行着视觉的实验,他通过对实体物象与精神存在的视觉形式进行研究,把吸引我们的感官智力的物象进行分析,并把它从其本身抽离,再把所有分析而来的物象与“精神的形状”进行抽象与重组,而结果则是物体与精神本身。姜迪通过素描线性的绘画方式,进行绘画与行为的尝试,通过不断的线性构成完整的视觉形式。其中有东方水墨的意向性与精神指向,也含有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有关记忆律与视觉实验的意识。姜迪通过复杂的视觉构成与绘画过程,完成了其对宇宙理论构想的艺术实验。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年轻艺术家艺术创作方式的转变,由对社会、环境、自我、内心的情感思考中转化为带有一种严谨的对世界的研究意识之中。将艺术同科学与宗教进行更为严谨的理论综合,通过宇宙意识的想象、研究与链接完成艺术的构成与创作。在这一点上,姜迪的艺术实践是具有推动性的,我们看到一种更为综合的艺术思考方式,同时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正在以更加综合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也将随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开启而改变。

      关于Between Art Lab

      Between Art Lab 为中国首家艺术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建立于北京与上海。作为一个替代性的艺术空间,致力于拓展当代艺术的延展性,促进新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探索。Between Art Lab将通过展览项目联通多平台之间的互动,推动艺术与跨领域之间的交流。以鲜活的态度,为策展人、艺术家以及艺术机构提供一个中间平台,并将努力提供多重信息交流,积极联通科学技术、建筑、设计、多媒体等跨领域信息的导入。在一个正在到来的新世界认识体系中,伴随艺术家推动新艺术形式的产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姜迪,格式塔II,铅笔,综合材料,Dia.100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姜迪,精神的形状,铅笔,综合材料,120 x104 cm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