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投资风险大 短期获利几无可能

  当股市、楼市相较沉寂之时,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发现了“艺术品投资”这块处女地。从投资角度衡量,艺术品会不会比楼市和股市更靠谱?中产阶层是否应考虑进行一些艺术品方面的投资,以降低资产缩水的风险?艺术品投资是否有一些特别的风险?在刚刚闭幕的广州艺博会高峰论坛上,目前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大藏家刘益谦和几大拍卖行的“掌门人”齐聚一堂,记者就上述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进拍卖行买东西。那时候胆子大,花100元买了一本图录,翻开一看,只有两个名字认识:郭沫若和李可染。于是我用7万元买了一张郭沫若写的诗词,11万元买了李可染的一幅画。郭沫若的那幅作品现在再拿出来卖的话,我估计在15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李可染的那幅画,我估计可以卖到3000万到5000万元。

  为什么我现在越买越多呢?因为确实感觉艺术品在不断增值,7万元变成了1000多万元。那我现在买一幅《侧卧的裸女》,10个亿。再过30年它会变成多少倍?艺术品的投资属性,是以时间换空间,这点和股票很不一样。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是个特别不成熟的市场,现在你跟任何一个散户讲长期投资,他都不会听你的。我们的投资市场是以散户为主,而散户的情绪波动很大。所以在这个市场上,你很难想象买只股票放上十年。没人这么做,也没有这种成功的案例。但我们看到很多顶尖的艺术品,不管是中国传统的,还是西方顶尖的,你放上十年,基本都能翻几倍,但如果你一年买卖三四次,那这件作品无论多好,到了第四次也肯定卖不出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意识到艺术品的投资价值,但他们对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其实认识不足。这个时代人心是很浮躁的,目前,我认为对中产阶层而言,如果你喜欢艺术,是想通过收藏艺术品获得一些精神方面的愉悦,那你买艺术品我是支持的;但如果你是从投资的角度,想要获利,我得说这个风险是比较大的,你单纯的就是想获利,尤其是短期获利几乎不可能。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