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收藏风气只注重名气不重画质

  ■“干隆实际上也是皇帝里少有的鉴定家。他虽然有些错误,但是活在现在,他要是不做皇帝专门做鉴定,一定是一把好手。我们以前都挺讨厌他,可是现在市场上,他题得越多,价格越贵。他题字很认真,题得最多的,一件是‘三希堂’的《快雪时晴帖》,一件是《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假的那张。每次题都规规矩矩找个空隙,还打好格子,计算字数。有很多字都是打了格子写的。历代没有哪个收藏家曾经花过这么多功夫在藏品上题字。而且 他还做考证,看是真是假。我以前劝收藏家买康熙、干隆的字,收藏家不买。现在干隆的字贵得不得了。他的字的特点就是软软的,圆圆的,笔画粗细不分明,像面 条一样。可是我越来越佩服他,他是皇帝耶,不是书画收藏家、鉴赏家,他在古代书画上的题字、题诗比任何人都要多,一个人不做别的事情,光做这些都很累了。我们整理他的东西也被他累死了。我说他一定是体质很好,一天只要睡五六个钟头,注意养生,早睡早起,另外我认为他是个‘过动儿’,精力过人,点子也多。”

  ——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说“干隆要是不做皇帝专做鉴定,定是一把好手”

  [论政绩事功,干隆远胜赵佶;论艺术才华,干隆不如赵佶。但两人对文化的酷爱和身体力行,不分伯仲。如果不做皇帝,赵佶绝对胜任画院院长,干隆当书画鉴定的博导应付裕如。]

  ■ “很不客气地说,中国收藏的古画很大部分是赝品。这是因为国内有个风气,大家要收藏书画,却不是以爱好和美学欣赏为出发点,而是以名人为收藏目的,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能不能帮我找个郭熙的画啊?郭熙很有名啊。’这种风气由来已久,由上至下,例如历代皇帝一登基就要找王羲之的字,怎么找?哪有那么多王羲之?只能造出来。反观日本,他们会收藏无名氏的书画,很多国宝级的美术品都出自无名氏书画家。日本绘物卷中的叙事传统是从中国佛画传统中来的,虽然,如今 能找到的中国古代人物画真迹寥寥无几,但回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当中国人在逸笔草草地表达自己与宇宙沟通的哲学观时,日本却在大力发展由奈良时代的僧侣从唐朝中国传播而来的人物画因素。”

  ——书画鉴赏家徐小虎说“国内收藏风气只注重名气不重画质”

  [重名轻实,贵耳贱目]

  ■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积弊,始于美术作品进入市场之时:虽然鬻字卖画的书画家不少,却鲜有自行申报纳税者。由于画家的普遍‘逃税’且无发票提供,因此,画廊应缴纳的增值税缺失‘进项税’相抵扣,不能以买卖差价,而要以销售金额为基数缴税,这就使得画廊的实际税负过重,逃税和避税的现象相当普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后续问题。事实上,国有画院画师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繁荣美术创作上,而且体现在带头依法纳税上。”

  ——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马健撰文说“国有画院画师应带头依法纳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