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管家”,让大众收藏零门槛

      南京首家艺术品综合服务机构成立,鉴定、投资、仓储、质押一站搞定

      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火爆行情的带动下,全民收藏热潮席卷大江南北。但在普通百姓眼中,艺术品购藏依然有些像“雾里看花”,真伪难辨、价格难判等专业门槛,让很多入门级藏家心存疑虑。

      近日,市文投集团旗下的南京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正式成立。作为南京首家提供艺术品综合服务的专业机构,该公司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为收藏爱好者提供艺术品基金、鉴定、质押、仓储等多元化投资管理服务,打造服务于大众收藏的“艺术品管家”。

      投资购藏

      像买基金一样买艺术品

      身为“艺术品管家”,为客户提供艺术品购藏服务,是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的核心业务。

      公司总经理孔超介绍说,艺术品购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公司提供鉴藏意见,由客户自行购买。比如,藏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看中了一件艺术品,但自己心中没底,这时公司的专业团队可以为其提供鉴定服务,并对藏品给出一个合理的指导价格;另一种模式是根据客户意向、由公司代为购买。比如,藏家想入手一件近现代书画,公司在保真的前提下,通过画廊、拍卖会或私人藏家等渠道购入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

      如果客户不想持有艺术品,只是为了投资获取收益,也可以选择艺术品基金。比如,公司推出一款以当代水墨为主题的5年期艺术品基金,在设定预期收益后,基金管理团队会用募集来的社会资本购入5—10位当代水墨画家的若干件作品,同时进行学术推广和市场营销,等到5年后售出作品,投资者就能从作品增值部分获得预期的收益回报。

      对于刚刚入门的藏家而言,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扮演着鉴定专家和投资顾问的角色,提供全程托管的“管家式服务”,可以帮助客户轻松跨过专业门槛。孔超表示,在艺术品购藏方面,公司会详细了解客户的资金规模、个人爱好以及持有周期,提供“私人定制”的艺术品投资方案。

      仓储质押

      拿上艺术品仓单就能办贷款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天价频出,但持有这些天价艺术品的藏家急需用钱时,要把艺术品拿去抵押借贷,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酝酿推出的艺术品仓储保管与质押融资服务,有望打破艺术品质押融资面临的现实瓶颈。

      孔超表示,艺术品质押难的核心问题在于,银行或金融机构无法为艺术品鉴定和估值,加上国内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暗箱操作层出不穷,潜藏的风险令各家金融机构望而却步。为此,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计划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以第三方机构的身份承担鉴定和担保职能,为艺术品质押融资打开突破口。

      艺术品仓储服务,是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瞄准的另一个新兴板块。艺术品的保管存放对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要求很高,像绘画、雕塑、珠宝首饰、红酒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对储藏条件都有着特定要求。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端藏家拥有自己的藏品库房外,大部分私人藏家只能将艺术品存放在家中,由于缺少专业的储藏和安保条件,很容易遭受意外损失。

      孔超透露,该公司正在着手打造一个博物馆级的艺术品库房,为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藏家提供仓储保管服务。不仅如此,把珍贵艺术品放进库房保管的藏家还可以享受更便捷的质押融资服务,只要拿上一张公司出具的艺术品仓单,就能去合作银行办理质押贷款。

      艺术经纪

      专业经纪人为艺术家开拓“星途”

      开办画院、重组拍卖行、组建艺术品投资公司……以“十竹斋”为核心品牌打造的艺术产业链,正在重新擦亮这块传承近400年的金字招牌。今后,投资公司的“管家式服务”将与画院的“艺术孵化器”、拍卖行的交易平台形成合力,实现集艺术品创作、交易、投资、仓储、质押等于一体的全套“流水线”。

      除了为藏家服务,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还将涉足艺术经纪领域,像“明星经纪人”一样为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提供专业服务。届时,十竹斋画院发掘培养的青年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经纪人”进行学术推广、开拓市场平台,不断攀上艺术事业的新高峰。

      孔超表示,在艺术品基金项目选择上,管理团队会聚焦那些具有历史文献价值、但在现实中却被低估的艺术品。比如,收藏范围偏“小众”的古籍善本,因为专业门槛太高,一般藏家很难介入,但却可以作为艺术品基金瞄准的“潜力股”。通过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聘请专家学者梳理研究,完成古籍善本的“价值再发现”后重新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收益往往会翻倍增长。届时,这些基金产品可以委托十竹斋拍卖行来交易变现,实现艺术品资源要素的整合流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