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斗宝:成化斗彩瓷器引发网友大讨论

近日,在中国文物网文博论坛上,网友“八百里秦川”发表了题为“文博论坛成化斗彩之宝能选出多少件”的专题贴,并配以自己所藏斗彩瓷器的图片。该贴子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响应,大家也纷纷拿出手中的成化斗彩藏品前来参与斗宝。

       近日,在中国文物网文博论坛上,网友“八百里秦川”发表了题为“文博论坛成化斗彩之宝能选出多少件”的专题贴,并配以自己所藏斗彩瓷器的图片。该贴子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响应,大家也纷纷拿出手中的成化斗彩藏品前来参与斗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八百里秦川”在论坛上发布的斗彩葡萄杯图片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八百里秦川”在论坛上发布的斗彩落花流水杯图片

       网友“八百里秦川”针对他所发布的斗彩落花流水杯图片,在贴子中写道,“这件成化斗彩落花流水杯的七彩晕光是真品的标帜,也是仿品无法突破的难关。七彩晕光边,那种姜土黄,微紫色,就是姹紫,上边的污垢是清洗不掉的。另外,真品斗彩瓷里外釉不一样,外边釉面有的泛点青绿色,里面全部是牙白色,也有里外都是白釉面的。”此观点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论坛网友的广泛讨论。

      以下是摘录的部分网友观点:

       网友“乐夫天命”:美物不可方,严重欣赏!个人认为是清仿。

       网友“濯缨堂”:笔者以为,彩虹光(包括七彩晕光)的出现是其所处特定环境造成的。如土壤和水的PH值(酸碱度)及温度高低都可能是影响瓷器上彩虹光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彩虹光的肯定是真品,没有彩虹光的不一定是赝(新)品。当然我指的彩虹光是八百里秦川老师说得映在彩料周边白釉上的七彩晕光。如一律仅凭有无彩虹光判真假,可能会枉杀一些到代真品?!如一些到代的出土和传世明清五彩斗彩瓷器就没有七彩虹光。

       网友“龚子耶”:谢谢八百里秦川老师, 这个成化斗彩研讨学习贴图文并茂,讲解详细,太好了!

       网友“大梁”:目前本人还没有见到一件成化斗彩是对的。究其原因,一个是胎质不对,成化胎质,瓷器中最好。另一个就是彩料彩色不对,和馆藏的差距很大。大量馆藏品基本拍不出七彩光。一拍照就见七彩,馆藏没有这样的。哪位藏友在景德镇,可以到馆藏近距离上、中、下、左右拍照,看看有没有七彩光。

       网友“舟帆”:老秦的这批斗彩瓷器是老的,但从画工功力判断非成化,是万历朝的作品。另从青花发色看,非平等青淡雅色阶,倒是与石子青发色更接近。

       网友“德生”:秦川先生这篇帖子很好。通过学习本帖各种观点,有以下认识:所有有七彩光晕的应该是真的。它之所以会发光晕,可能是民间使用的结果,相对于故宫馆藏亮丽如新、娇艳欲滴的斗彩瓷器,感观差别不小。彩釉在各种不同环境下保存至今肯定有不同的呈象,应综合评鉴。

       截止至本稿发布之时,该篇贴子在短时间内就已经有327条跟帖,并且曾经被40324次查看,成为了近期文博论坛上的一大热贴。网友们在表达各自观点的同时,也纷纷在贴子中晒出了自己手中的看家宝贝,从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次文博论坛网友斗宝大讨论的具体详情,大家也可点击http://bbs.wenwuchina.com/viewthread.php?tid=630534&extra=page%3D1进行查看。同时,也可参与到讨论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晒出自己的宝贝!
责任编辑:小白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