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戏图里的中华文化内涵
2014-12-05 14:52:13 作者:雷家林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人的性善论是西方性恶论相左的。婴儿虽然是无数精子从母胎里拼杀而出,天生有奋斗精神,但刚出炉时的新鲜无邪与稚拙,或者是赤子之心,可爱可怜的风姿,是永远难以复制的。在远古有一个国王,是其母踏什么迹而有孕而成,以为不祥而成为弃儿,但此弃儿马牛都不忍伤害,经过十分的折腾,最终成为一个开国的王者,婴儿的力量就是众人护持,最小就是最大,同样初生的牛不怕虎,无知便是无畏。
中国的历史五千年如此的漫长,不象有的国家与民族,长大得十分的飞快,看起来中国就象牛一般慢悠悠的,深刻沉重,在坚实的大地脚印一步步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出奇地长,要说中国人不善于用科技手段,缺少创造,恐怕是不了解决真正的中华思维,在庄子里有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由纯白不备。”(庄子-天地)想来我们祖先并非不善于机械科技创造,是不想有“纯白不备”,失掉童贞的悲哀,也就是不想自己的民族过快地长大。田园般的桃源农业境界是古人努力保持的,直到近代国门打开,才不得不跟欧美同步长大,一些机心全然跟上了,看起来是一种无奈,或者,最终是与欧美等国同步走向核时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阴符经》)的境地。或者一旦核战爆发,大家一齐完蛋罢了。所以,复归于人类的童年,至少是心灵能够复归,能够拯救我们自己。
中华古代的画家除了画山水仕女外,童子类的婴戏图同样是着力的内容,这里面当然有多子多福的愿望,尤其在古代,寿命不长,生存环境不佳,人口稀少,故对于生殖是十分的重视,“不孝无后为大。”是儒家传统思想里重要的训话,“祖”者字面上的原义是对生殖的崇拜,“且”的原意是男性器官,你会在日本社会里看到社会活动中仍然有崇拜男性器的节目,却原是中华古先民的节目。想想民间娶媳妇里总有花生一项食品,花生恐怕是多生的意义,花心有时不是贬意,一个民族有时为了旺盛,总会在生殖一门多下功夫,一个是多,一个是品质,虽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疑问多,但贵族王者们仍然觉得自己有种。
老子是婴儿,生在李树下。老子是神话人物还是实有其人呢,时间太长是很难说清,但蝇头老子五千言却是铁板钉钉的文献,一方面教你如何治国,如何打仗,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更多的是教你复归于婴儿状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道亢龙有悔,故到一个时节上就不得进一步,见好就收吧,或者是满而不溢的意思。所以陶潜的思想其实是老子思想的延续,那个乌托邦的桃源其实是远离死亡,获得长生的理想王国,不知有秦,无论魏晋,但然也不知当今世界谁是老大:老美还是小英。
进入现代社会,享受科技的便利,同时亦受其害,所谓“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是也。我们能一瞬间到达美洲,同样不小心一瞬间消失在印度洋,有时在古老的村落,或者是原汁原味的农业社会,你可看到许多的长生者,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异。自然规律是肉身会老,但心灵可以不老,老子一出世就老了,那只是形骸上的老,但他的心灵,思想不老,教会人类不要作亢龙,不要刻意去长大,不要过分的成熟,保持稚气,保持童贞,保持人之初的本来,回到童年,在“六一”这个节日里,真正的儿童在过自己的节目,老了的人同样可以过自己的节目,回到童年,会获得心灵的欣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