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收藏不可盲目

      自2008春拍始,国内古书画拍卖行情大有升温之势。先是恽寿平《载鹤图》和八大山人《瓶菊图》突破3000万元大关,八大山人的《个山杂画册》以2352万元价格成交,唐寅《自作诗卷》也超出了千万元。在经过一两年的沉寂后,古书画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

      笔者认为,古书画升温有两大原因:当代艺术品一路飙升,价格明显过高,一些买家转而进入古书画板块“避险”;个别知名度较高的古书画名品上拍,刺激了买家购买欲望。但是,古书画收藏切不可盲目,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片面追求名头

      一些拍卖公司为了吸引眼球,动辄打出宋元大家或“明四家”旗号,但拍品却离真迹相去甚远。例如,近一年来,国内拍场上八大山人、唐伯虎的作品炙手可热,成为“名星大腕”。在藏家蜂拥追捧之下,不少粗制滥造的拍品纷纷上拍,买家要高度警惕。

      此外,在古书画征集上,国内格外追捧《石渠宝笈》,由其著录过的拍品往往能拍出千万元的天价。但“金字招牌”有时也会暗藏陷阱,对待《石渠宝笈》也要谨慎小心,特别是那些假冒的《石渠宝笈》作品。对买家来说,要识别真假,最好是多到博物馆,了解研究真正的《石渠宝笈》画作,以及干隆五玺、八玺钤印格式手法。

      2、买家自身要懂鉴赏

      收藏古书画,需要买家对中国书画史有较深的了解。近代的古书画收藏大家,无一不是大鉴赏家。

      欲辨伪必先识真。欲投资古代书画的藏家,应想方设法观览真迹。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明清绘画精选》展,就是难得一见的观摩古书画的机会。

      古代书画的名品真迹大多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故宫、上博、辽博、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古书画数量最多,体系最全。多到这些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对古代书画的发展脉络及每个名家的风格面貌,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再回到艺术品市场后,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3、万勿迷信专家

      近两年国内艺术品投资日盛,特别是书画被人们当作投资保值的重要品种,许多企业人士也纷纷看好这个市场,持资介入。但由于他们对艺术品缺乏认知,寻找投资顾问,由专家为其掌眼的现象就变得普遍起来。

      让专家掌眼虽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专家不可能万无一失,而一次判断失误就可能使上百万元的投资付诸东流。因而,专家意见仅可参考,把生杀大权交由专家定夺的办法是十分危险的。购买艺术品最终凭借的是眼力,而非耳功。买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真伪识别能力才是根本,舍此别无终南捷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