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最美中式庭院
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真实的庭院,承载了许多温情的故事:从柴米油盐到国际风云变幻无所不包的邻里闲谈,趴在院内看蚂蚁搬家的孩子,爱管闲事的大妈
中式庭院
一位诗人写到他的庭院梦时,这样描述道:当我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做的梦却是睡在古老的檀木床上,枕头里散发香草的气息,托起我的身体飘飘游游。早晨的第一声鸡鸣,让我忍不住冲动梦想跑到庭前树下舞剑。有多少个薄雾的黎明,我就是站在七楼的阳台上遐想城市丛林中我的那一所庭院。
或许,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庭院梦。有天,有地,有鸟语,有花香。鸡鸣鸟语声中,晨雾轻织,一大早便起来开始洒扫庭院,站在树下吐纳,练练太极,用晨露研墨,书写春秋之梦。这般的庭院生活,在炎炎夏季,仅是想想就有清凉之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的庭院,安卧在中国人的梦里,仿佛已有千年。
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真实的庭院,承载了许多温情的故事:从柴米油盐到国际风云变幻无所不包的邻里闲谈,趴在院内看蚂蚁搬家的孩子,爱管闲事的大妈,当然,还有葡萄架下的闲敲棋子声,以及老枣树上婉转啼鸣的鸟儿……无论是在北京的四合院还是上海的石库门,无论是苏州园林还是岭南院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都构成了让都市人魂牵梦萦的庭院文化。
苏州沧浪亭里有这样一幅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大致是说园林与自然浑然一体,观赏的人有一种自然的闲适心情。的确,不论是古代有钱人家的园林,还是如今家门前的庭院,享受户外生活、与自然保持一份亲近,这种生活态度一直是中国老百姓的追求。
在当代,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潮的同时,还有人们回归古人生活方式的庭院梦。琴棋书画花酒茶,古代浪漫典雅的生活方式,仿佛只有置于庭院之中方能尽情体现。一座院子一个家,回归田园,享受“慢生活”,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理想。
而令人欣喜的是,在本期专题采访中,我们发现,无论天南地北,无论是奢华还是简陋,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私人住宅,无论是会所还是公司,都带着越来越明显的“庭院”和“中式”印记。这些庭院,有非常传统的北京四合院、苏州园林,也有经过设计师改良的现代简约中式风格庭院。
寻访“最美”中式庭院,不仅仅是寻访消夏庭院,实际上也是在寻古思幽中,传递着对古代悠闲生活的眷念和向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