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文物库房规范化管理初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的省级和市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各省、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机构。每年,这些机构的考古发掘活动都会获得大量的文物标本。目前,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库房,来保存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文物考古研究所,如何加强出土文物的规范化管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就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规范化管理”工作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具体体会来谈谈对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所库房规范化管理的一点认识。

 

  库房整理工作

 

  2010 年3 月3 日至5 月15 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9 级研究生和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和博物馆学系2006级本科生19 人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库房规范化管理的整理工作,历时73 天。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楼二楼文物库房现有面积800 平方米,分两个房间,其一大库房,面积600 平方米,主要保存出土器物;其二小库房,200 平方米,以展示出土文物精品为主。

 

  因为考古所库房是新近启用的,文物是搬迁过来的,因此,在整理工作开始之前,库房所有文物均存放在纸箱内,库房文物架子只有部分已经安装起来,而不是全部组装到位的。

 

  第一步确定工作原则和方针:根据吉林省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情况,首先划分了四个大的区域:东部区、南部区、中部区、西部区。在区域内按照地级城市再划分,城市内按照遗址点归类,同一个遗址按发掘年份划分。同一年度发掘的遗址,单位明确地按照遗存单位归类,单位不明确的按照出土物的类别归类。出土文物上架原则是:完整的、可复原的器物全部上架,陶片等选取部分典型有代表性的上架,遗存单位明确的上架,没有遗址地点、出土单位不明确的陶片装箱集中存放不上架。第二步是明确工作步骤:拆箱、信息采集(包括测量尺寸、器物描述、文字记录等)、数码拍照、同时编号,电脑录入制作登记卡片,最后建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开始工作前了解到的信息是该所库房文物出土遗址地点52 处,在库房内的文物计458 箱约5000 余件。我们从清点文物箱(袋)开始,按照原来的52 处遗址地点名单,逐一清点统计、集中归类存放文物箱(袋),清点完成之后发现文物装箱数量远超最初认为的458 箱,而有600余箱。原来的文物装箱是有所谓大库和小库之分,其中大库文物装箱情况比较明朗,遗址地点明确,器物编号清楚;而小库则不同,文物装箱情况比较混乱,有的没有遗址地点名称、有的文物标本标签信息不详,有的只有编号没有地点,有的没有编号没有地点。最大问题还是即使有编号,多数都使用汉语拼音字母,而没有中文汉字,完全无从猜测到底是哪个遗址地点出土的,这无形中给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经过我们的整理工作,得知库房出土文物遗址地点总计超过95 处,经手拆箱超700 余箱(整理过程中陆陆续续进库一些文物箱),文物总计超10000 余件(号)。大库、小库完全按照出土遗址地点进行归类,统一重新整理。整理工作分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第一种,出土地点明确的。工作组对每一件器物均作了如下工作:测量了尺寸、文字描述、数码拍照;编号、建立电子版出土文物登记卡片,信息录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部出土文物信息数据库、分类排架、建立文物库房方位卡、制作了库房文物架平面位置示意图。在拆箱过程中,遇到一些虽经修复但是已经脱落、散架的文物,还进行了重新粘接加固的修复工作。

 

  第二种,出土地点不明确的,也做了重新拆箱,重新装箱的处理工作。

 

  库房文物架排为两列,每列16 行,我们命名方法是排和架,共计32 排,每排3 架,每架3 至4 层。文物分类原则是采用三层次分类法,进行统一分类上架,即按照吉林省行政区划先分东、南、中、西部四区域,为第一层次;按照地级城市分九个市、州,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则是在前两个层次划分之下的具体遗址地点。文物架上标注遗址地点名称、器物建立方位卡。电脑系统中,每件文物建立了登记卡,所有登记卡合在一起就是文物登记账;全部器物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检索、查阅;绘制制作了库房排架平面位置示意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