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发现及意义
濮阳西水坡遗址自发现仰韶早期的蚌砌龙虎图案以来, 学界分别从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天文学、民族学等角度对“中华第一龙”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却对该遗址发现的其他重要信息置若罔闻,白陶便是其中之一。
从《濮阳西水坡》提供的陶片统计数据来看,白陶在仰韶早期的四期文化遗存中都有发现,其中一期4片,二期32片, 三期69片, 四期10片, 一共117片。另外,在三期中还修复了1件比较完整的白陶碗,直口,方唇,斜弧腹,小平底。这些白陶以泥质为主,另有一些夹细砂,颜色橙黄或橙红,均发现于一般的地层或遗迹中,器类简单,多为碗、钵、盆等实用器,与大多数白陶出自大型遗址的高规格墓葬或者史前大型祭祀场所中,作为礼制意义的酒器或者祭祀用的礼器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水坡遗址仰韶遗存的年代大致距今6700—5900 年,那么,这些白陶的年代也应距今6700—5900年。
尽管西水坡遗址发现的白陶数量和种类较少,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发现将我国北方系统白陶的起源时间大大提前。白陶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商时期,此后由于原始瓷器及硬陶器的发展,白陶基本不见。目前,在我国多个新石器和夏商遗址中都有白陶的发现。已有的发掘材料和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白陶明显可以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系统,南方系统的白陶制作精致,纹饰多变,器物外表常常装饰有几何纹、动植物纹、星象纹等图案,而北方系统的白陶则纹饰简单,多为素面。另外,南方系统的白陶明显早于北方系统的白陶,南方发现最早的白陶是湖南沅水中游高庙文化最早一期遗存中的罐片,从器物类型及热释光鉴定判断其年代上限大致在距今7800年左右,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关于北方系统的白陶,大多学者认为产生于距今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然后向周边地区传播。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年代距今6700—5900年,显然超出了大汶口文化白陶的年代。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陕西龙岗寺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白陶虽然距今约6800—6300年,但并不属于北方系统的白陶,因为龙岗寺白陶为印纹白陶,外表均压印有浅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应是受到南方地区白陶系统影响的结果。因此,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发现,将我国北方系统白陶的起源大大提前。
第二,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发现,将北方系统的白陶明确划分成了两种不同功用的区系。海岱地区是我国北方发现白陶最集中的区域,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发现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白陶器,它们大都发现于高等级的墓葬中,作为宴享、祭祀等礼仪活动的礼器或祭器使用。
它们不仅在遗址内部不同规格和等级的墓葬之间存在着有无和多少的差别,而且在不同等级的聚落遗址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拥有白陶的多寡可以作为一个有量化意义的衡量社会分化的指标,因而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白陶初论》,《考古》2010年4期)。另外,夏商时期的白陶无论从种类还是功用上都承袭海岱地区的白陶。因此,大多数学者都将大汶口—龙山文化发明并被夏商沿用的白陶称之为海岱区系白陶,并将海岱区系白陶等同于北方系统白陶。其实,在海岱系区系白陶之外, 还有一个中原区系的白陶,有学者已注意到这一点,但只是进行了个案的研究,并没有全面提出中原区系白陶的具体内涵(李嵘:《山西南部史前白陶研究》,《江汉考古》2014年5期)。西水坡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建立中原区系的白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梳理濮阳西水坡、正定南杨庄、安阳大寒、郑州大河村、长治小神、武乡东村、沁县南涅水、襄垣南峰和屯留水泉等遗址发现的白陶,我们初步确定了中原区系白陶的文化内涵。中原区系白陶主要分布于豫北、冀南、晋西南等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从新石器中期至晚期, 这里先后分布有磁山· 裴李岗文化、北福地二期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从目前发掘的材料来看,这里最早的白陶为西水坡遗址发现的白陶,距今6700—5900年,最晚的白陶为晋南小神、水泉等遗址发现的白陶,距今5000—4700 年,前后延续时间大约2000余年。这些白陶大都发现于一般的
地层和遗迹中, 多为罐、盆、盘、瓮、碗、钵、杯、刀、环等实用器,没有发现任何祭祀或宴享用的祭器或礼器。既然为一般实用器,那么这些白陶就不具有“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 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这也显然有别于海岱区系的白陶。那么,海岱区系和中原区系两种不同功用的白陶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我们认为,由于中原区系的白陶早于海岱区系白陶而产生,而且两地区又相互毗邻,海岱区系白陶应该是在吸收中原区系白陶的制作技术水平上发明的,只是它将白陶的制作技术用在了祭器和礼器上。不过,这一创新却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使得海岱区系白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影响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西水坡遗址白陶的发现,不仅将我国北方系统白陶的起源时间大大提前,而且又构建了一个功用上完全有别于海岱区系的中原区系白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