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岭南主要理学人物缕述

  三、修习理学而师承不明者:邵敬贤 梁百揆 梁仲钦 陈庚

 

  1.梁仲钦、梁百揆父子

 

  梁仲钦,番禺(今广州市)人。博究群书,尤遽性命之学,以真知实践为事。南宋后期的理学大师真德秀(1178——1235)为他写了墓志铭,称其为“纯儒”。其事迹见载于《宋元学案补遗》卷81引《广州乡贤传》、阮元《广东通志》卷270。

 

  梁百揆,仲钦子,字宗盛。少谨厚,苦志力学。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初授从事郎、太学录,晋符玺郎,历奉议大夫。立朝侃侃,以直谏忤时。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死,宰相史弥远矫诏废皇储竑,立理宗,百揆遂引疾乞休,退隐于广州禺山。自此从事讲学,辟异端,彰圣学,有功名教,学者称为“端懿先生”。理宗淳祐六年(1246)卒,葬葛蔴山。

 

  梁百揆讲学处,曰禺山书院,在广州省城城隍庙西邻。明代,海瑞曾读书于禺山书院,仰慕百揆,追表其墓。海瑞死后,郡人在禺山书院内并祀梁百揆、海瑞二人。

 

  2.邵继贤

 

  邵继贤,番禺(今广州市)人。事迹具载阮元《广东通志》卷270、《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2。

 

  邵继贤天资明敏,究心理学。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考中进士,官至四川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知府。后见元兵势大,退处赣州(今江西赣州市)玉龙山中,杜门静修。宋亡,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以其为宋朝名臣而征之,不出。

 

  史籍所载邵继贤事迹如上。按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6,赣州十县中,唯赣县有“玉房山”,疑即所谓“玉龙山”也。又按中华书局点校本《元丰九域志》附录《新定九域志》卷6,虔州(即赣州)有“玉房山”、“玉石山”,而无“玉龙山”。

 

  3.陈益新、陈庚父子

 

  陈益新,东莞(今广东东莞)人,事迹具载《广州人物传》卷9、《粤大记》卷14、阮元《广东通志》卷270、《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2等处。前三书均附于《陈庚传》中。

 

  陈益新博通群书,尤邃性理之学,补贡不就,遂隐居于东湖之上,邑人尊之曰东湖先生。

 

  陈庚,字南金,益新长子。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乡试,陈庚以《书经》中举。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陈庚到京城杭州参加礼部考试,未能考中。他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致力于钻研古文、诗律。其为文明畅沉蔚,有古文大家欧阳修、曾巩之风。

 

  经略刘实⑩奇庚才,辟置之幕府。无何,以世乱归广,隐居于东莞东湖家塾,潜心研究道德性命之学,学者多师之,邑人同尊之曰“月桥先生”。邑宰尝延以为儒师,造门问政。尝修《宝安志》,人咸称其有史才。年七十九卒。郭应木表其墓曰:“生为一邑之儒宗,没为一乡之善士,可谓有德君子矣”。

 

  上述宋代岭南重要的理学人物,共计13人。在传播理学于岭南方面,有功者当推周舜元、李用、翟杰、简克己、陈去华、梁百揆、陈庚7人。其中,周舜元建祠于州学讲堂,翟杰在桂华书院、梁百揆在禺山书院、李用在竹隐精舍开馆授徒,门生较多。从地域上讲,周舜元在韶州,李用、翟杰、陈庚在东莞,简克己、陈去华、梁百揆在广州。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在岭南的传播,当以广州、东莞、韶州为中心,传人较多,影响较大。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