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考古在田野考古中的尝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淮北某小学学生参观柳孜运河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村民在观看遗址出土的文物展板

      目前,国内考古专业人员越来越重视公众考古的重要性,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尝试推广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成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几年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诚如大家所说,公共考古包括“公共”和“公众”。“公共”涉及政府、公共机构等,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集合体,具有客观性和整体性;而“公众”则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包括有着不同职业、文化背景、信仰、民族、性别、阶层的人,更强调个体性和分散性。不管“公共”还是“公众”,都少不了考古专业人员的参与。所以,考古专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

      柳孜运河遗址有自身的特殊性,1999年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并获得了同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2001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原址上建立了“柳孜码头遗址博物馆”。2012年的第二次考古发掘主要是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进行的一次主动性发掘。考虑到这次发掘的影响力及意义。在发掘之初,考古领队宫希成就指导笔者在发掘的过程中尽量结合公共考古的理念来拓宽一下田野考古发掘的影响力。在国外,第一次提到公共考古,是因当时美国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些考古学家呼吁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来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对民众宣传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及意义,以寻求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介入历史资源保护的过程中。而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是运用公共考古知识的真实范例。

      公共考古涉及三方面的力量来推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即考古团队、政府和民众。公共考古所追寻的目标是我们如何对这些资源的发掘、研究、管理、保护及再利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它具有公共属性、共享性、时代性、人为性、艺术性和民族性。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本体和考古学家、政府及民众的关系呢?柳孜运河遗址二次发掘的过程中,我们就不断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摸索。本文主要从考古团体、政府及公众三方面来论述如何利用和开发好文化遗产这一本体。

      考古团体

      使用考古团体来代替考古学家这一概念的目的是让研究更加真实。柳孜运河二次考古发掘队伍由多家单位的人员组成,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参与单位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淮北市博物馆和濉溪县文物管理所。这支队伍的首要职责是负责发掘的顺利开展并获得真实科学的资料,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实面貌。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而影响发掘进度。考古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暂停发掘而进行集体讨论,综合诊断,尽量把问题梳理清楚后再动土。

      在发掘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自1999年发掘之后,当地时有发生盗掘运河文物的行为,现在仍可见古运河道沿线上的盗洞。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措施,一是对周边民众宣传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文物法,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把发掘过程中所出土一些文物做成宣传板,并附上宣传教育的文字,将其张贴在遗址博物馆周边,起到宣传教育的效果,让民众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三是及时向当地行政部门反映并呼吁其采取相关措施制止盗掘行为。

      政府机构

      这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政府也很重视发掘工作。在发掘的过程中一些政府行政人员多次到工地视察工作,并对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支持。这些政府机构包括国家文物局、安徽省政府、省文化厅、省委宣传部、淮北市文化局、濉溪县政府、濉溪县文化局。自上而下地体现了对大运河申遗工作和考古发掘的重视。

      由于是政府主导和推动,一些文物工作的开展就相对容易些。在柳孜运河遗址上原来居住有三十多户居民。为了这次发掘,政府和当地民众协商进行拆迁安置工作,为发掘提供了便利的场所。紧接着为了申遗展示区域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又把在古运河道上的其它相关住宅拆迁安置,同时用铁栅栏把保护区域围护起来,又把保护范围地表进行了绿化。这体现了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

      社会公众

      在田野考古中,与社会公众的接触是最多的,有社会机构、学生、传媒工作者、当地民众等等,其中贡献最多的应该是当地民众。首先他们向考古发掘提供了劳动力,其次接受了我们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舍小家顾大家,离开久居的住宅移居别处。他们希望申遗成功,希望这个地方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希望自己的家园因这条古运河而繁荣。在发掘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慕名而来参观柳孜运河遗址的人员比较多,包括团体及个人,据不完全统计,前后约二三千人。

      发掘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地向外界宣传考古进展及重大发现,这就少不了媒体的介入,媒体具有广泛性、公众亲和性等优势,是考古学和公众建立良好沟通的纽带。前后有中央二套、中央十套《探索·发现》制作组、安徽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淮北市电视台、安徽商报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通过媒体的形式向外界推广考古,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发掘第一现场的情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发掘还引入了三维全景扫描技术,并对考古发现做了三维场景动画复原,以更加立体形象的形式向公众传达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还组织当地一些学校的学生到工地参观学习,让他们近距离地走进考古,触摸历史,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工地还接待了很多高校学生来工地参观实习,现场体验考古,包括安徽大学历史系、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些学生。有的学生对考古很陌生,经过此次实习,他们不再认为考古很神秘,而是更加生动具体地存在于生活当中。

      公共考古是以文化遗产为本体的一种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它包含任何与公众相互作用或有潜力与公众相互作用的考古活动。文化遗产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公众有对文化遗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文化遗产的管理必须是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这就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与考古、政府机构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共考古就是来研究这四者的关系,也是公共考古存在的必要性。因此,通过公共考古学理论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应用,拉近公众与考古的距离,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价值观,促使公众理解和支持考古和文化遗产事业。

      目前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而柳孜运河遗址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遗址点,我们都希望对遗址本体进行开发和利用。目前原址上盖有钢架结构的保护性大棚,且铺设木栈道方便公众参观,并在周边进行了绿化保护。作为一个有良好题材的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可以扩大为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之类的单位,当地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已经十分成熟的遗址公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历史风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柳孜地区古运河的保护和再利用。(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