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爵的起源追溯

      铜爵与陶爵之间存在着源流关系,现已经为学界公认,不过对于两者孰为源孰为流还存在异议。以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可以推测出,铜爵最初是仿造陶爵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铜爵的起源是应该是陶爵。

 

      认为铜爵起源于陶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爵属于二里头文化三期,而陶爵的起源则可以上溯到龙山文化晚期。时间上看,陶爵的出现要比铜爵早。龙山文化出土的铜器残片也多是小件器而非容器残片,虽然有出土很小的铜容器残片,不过终为孤例,难成佐证。

 

    2、从爵柱的角度看,早期的陶爵和铜爵均无柱,或者仅有很小的柱。陶爵的柱本身是用来加固爵流与口之间的结合部位而设置的,而早期的铜爵因为是照抄陶爵的形制,所以也设置了相应的柱。这一点也引发了关于早期铜爵的爵柱的功用问题。

 

      3、从爵自身的形制来看,早期的陶爵爵腹的横切面是椭圆形的,而早期的铜爵则是枣核形,这是因为此时铸造铜爵时,合范技术尚未成熟,所以会造成铜爵爵腹横切面不是扁圆或正圆,而是有一面略出尖的枣核形。到后来随着合范技术的成熟和工艺水平的提高,青铜爵爵腹的横切面才逐渐变成椭圆甚至正圆。

 

      而陶爵可能是由陶鬶发展而来,可以说陶鬶是铜爵最原始的根源。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邹衡先生曾指出,“爵最早的形态,也是从鸡彝(即所谓‘鬶’)中分化出来的”,“登封玉村发现的一件夏文化白陶爵,就是最早的一种形制……按其形状,与山东潍坊姚官庄龙山文化的Ⅱ式鬶非常相似。显然玉村爵是从姚官庄一类的鬶演化来的”[1]。(来源:中国文物网)吕琪昌先生认为“青铜爵的最原始根源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陶鬶。在良渚文化晚期时,太湖系统陶鬶可能随着部分良渚先民的西迁而进入安徽及江汉地区,后又进一步转进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当时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品种,那就是‘原始陶爵’,‘陶鬶’更可能在安徽中部地区就已经与来自海岱地区的‘三足陶杯’因素融合形成‘原始陶爵’,然后再向西传入河南地区”[2]。对于陶爵究竟起源于何处的陶鬶,各家虽尚有争议,不过对于陶爵源于陶鬶则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安金槐先生在《试论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3]一文中,提到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能够拿出一部分粮食进行酿酒,而此时的陶酒器中就有鬶。虽没有提到陶鬶的具体功用,但已可知其为酒器是无疑的。而后来逐渐演变出来的陶爵相应地承袭了这种功能,由此可见,铜爵源于陶鬶,经陶爵的过渡,最终形成初期铜爵的形制。(文/知冬)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