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博物馆折射文化功利心态
“炎帝制造”的“青花人物纹罐”、1.92米的汉代五彩瓷器、穿着中山装的元代“青花釉里红描金十二生肖”,此外还有“三英战赵云”葵口盘、于曹雪芹21岁时即烧制完成的“粉彩十二开光金陵十二钗大缸”……这些都是河北一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如果这些“珍品”是真品的话,那么中国瓷器发展史将被重新书写,人类文明的开端又将被提前数千年。
最近一段时期,这座被网友讽为“笑傲卢浮宫”的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因为作家马伯庸发表的一篇博文——《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而名声大噪。在这篇博文中,马伯庸详细披露了该博物馆“令人颠覆三观”的藏品,并感叹“我和这家博物馆之间,一定有一个已经疯了”。
据媒体报道,这家位于河北省冀州市(县级市)的博物馆属村集体所有,由冀州市二铺村兴建。也就是说,这是一家村里盖的民间博物馆,只要建馆资金来源合法,符合村民意愿,于法并无该被禁止之处。至于这些雷人、毁三观的藏品,就像一条镀金的塑料项链,戴的人都不嫌丢人,其他人也无需多说什么。
然而问题在于,这家如此传奇的博物馆竟于2012年7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也是冀州市在“九州之首”文化建设中重点打造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是衡水市“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项目之一。
这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藏品天雷滚滚的博物馆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官方头衔?虽然冀州市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馆藏展品的真伪鉴定,不在旅游局的工作范围之内”。但是,对于中学生都能辨别真伪的藏品,难道相关政府评审人员连中学学历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在于,当地政府愿意相信这座博物馆中的藏品是真的。这样,在这家建筑还算宏伟的博物馆的装扮下,当地的文化发展的政绩才会辉煌,当地的旅游等产业或许才会得以带动。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集中展示的场所。而当文化仅被视为发展经济、博取政绩的工具时,这家博物馆其实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文化道具”。地方政府主动蒙上双眼,配合其虚假宣传,最终双方都从中获利。在这背后,受伤的,是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诚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