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秘诀:春捂秋冻有何科学依据
“春捂秋冻”是一句民间谚语,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春捂”的含义就是说立春以后,不要着急忙慌地脱掉厚厚的冬装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所谓“秋冻”,就是说秋季天气转凉时,不要过早地穿上厚厚的棉衣,把自己捂得太严实。
秋天为什么要冻呢?就是要让人体慢慢地适应寒冷,给身体一个信号——严寒快来了。这时候要贴秋膘,吃点肉,增加一下皮下脂肪,逐渐增强自我保暖和御寒的能力。否则,如果过早地把自己捂上的话,身体并没有感觉到冷,它也不会把吃的营养物质转化成皮下脂肪去保温,这是秋冻的道理。
到了春天,为什么要春捂、不急于脱衣服呢?春天万物生发,树的能量和营养液要从根部通过枝干向末梢枝叶输送。人也一样,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冬季进补储存的营养物质,到了春天以后,也是从骨髓、从内脏开始往外表输送。这时候,毛孔慢慢地张开,人的思维也开始从“若有私意”的那种封闭状态转向立志要奋斗、要外出、要出游。但是,刚开春有这么个特点,气温变化无常。尽管是春来气温逐渐回升,风也是吹面不寒了,但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过早地开放自己的体表腠理,刚刚萌发的生机就会被扼杀,人的身体就容易受到伤害,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冬天藏精不够的人,春天过早地宣发,就容易透支。所以中医有句话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储藏的能量精血不够的话,到春天,一开春,你又过早地脱衣服,就会得一场温病。这种温病不是伤寒,是以发热、出血、自汗为特点的一种流行病或者传染病。
春捂不光是说不要过早暴露,同时也是说不要过于封闭。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体形美,穿紧身衣,把自己箍起来。在秋冬可以这么做,但是在春天,这完全不对。因为春三月是一个舒张、开放、宣泄的季节,应该让人无拘无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应该这样。
《黄帝内经》说到春天可以早点起来,“被发缓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平常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头发束起来,以约束自己的心性。而到春天这个季节,可以早上起来把头发随意披散下来,让自己感到自如,感到无拘无束,所谓“缓形”就是说让自己的身体无拘无束,不要被箍着,感觉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这时候“广步于庭”,迈着大步在院子里散步,人就会从内心涌动出想做事情的愿望,“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而我们看到的很多人在春天穿个紧身衣,非要把自己箍起来,其实就是阻碍了自己气血的流动,约束自己。约束身体的结果,就约束了内心。这些人往往觉得有郁怒、有憋屈发不出来,表达不出来,甚至有人会出现乳腺增生、卵巢囊肿,这是由气的郁结导致的器官组织的郁结。所以在开春的时候,我奉劝大家不要过早脱衣服,另外不要过分地勒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预防春天感冒和花粉过敏症的小方法:按揉迎香穴。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缘的中点旁。早上起床,先把双手搓热,用大拇指的掌侧或大鱼际上下按揉迎香穴,每日按揉50至200下,长期坚持可以预防感冒,对鼻炎也有辅助的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热手按揉,冰冷的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