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老人注意养生

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充足,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也增多。专家提醒,惊蛰节气,老年人的养生要根据气候变化、自身体质等方面进行精神、饮食、起居方面的调养。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大动肝火会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要注意保肝、养脾,可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春夏养阳”,也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小葱、菠菜、荠菜等。同时,也要加强户外锻炼,放风筝、外出踏青、日光浴都对身体极有好处。

惊蛰时节,干燥的气候,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一些细菌也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多了,积郁的热毒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所以,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梨可生食、蒸、榨汁、烤或者水煮,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

梨的性质寒凉,一次不宜多吃,否则会伤脾胃,一些脾胃虚寒和血糖偏高的人,则不宜食用生梨。滋阴润燥的食物还有酸奶、蜂蜜、豆浆、甘蔗等,爱吃野菜的老人可挖些荠菜、苦菜吃。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