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男子发式

秦代男子的发式,在“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中可见到十分丰富的形象资料。秦俑的头发都是长发,复杂多样的秦俑发式看上去都是用长发梳编而成,这正反映了秦人蓄留全发的习俗。秦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对发须极为爱护。秦代的法律明确规定,损伤他人的发须属犯罪行为,违者要处以刑罚。云梦秦简《法律问答》记载了几条保护发须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具体内容是:(1)拔落他人的头发,如果被拔的一方有明显感觉,即可追究对方刑事责任。(2)父亲擅自剃掉嫡长子的发须,为父者应定罪处罚,主人也不得随意损伤奴牌的发须。(3)士卒二人拔剑斗殴,一人将对方的发髻用剑砍掉,应“完为城旦”,即判处四年徒刑。(4)有人与他人打架斗殴,将对方捆绑起来并拔光了其胡须眉毛,亦应处“城旦”之刑。这种把保护头发也列入法律文书的作法,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

从秦俑的发式中,可以明显地区分出秦俑不同的兵种、身份和等级高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俑发式大体可分为:

1.步兵俑发式

大约有四种类型:(I)圆锥形髻,即脑后和两鬓各梳一条三股或四股小辫,交互盘于脑后,脑后发辫拢于头顶右侧或左侧,绾成圆锥形发髻。有少数头戴圆形软帽。(2)扁髻,将所有的头发由前向后梳于脑后,分成六股,编成一板形发辫,上折贴于脑后,中间夹一发卡。(3)头戴长冠,发髻位于头顶中部,并罩在冠内。

(4)头戴鹖冠,但发式不明。

2.骑兵俑发式

与步兵俑发式不同,头戴赭色圆形介帻,上面采用朱色绘满三点成一组的几何形花纹,后面正中绘一朵较大的白色桃形花饰,两侧垂带,带头结于额下。

3.御手俑发式

车兵中驾驭战车的御手俑头顶右侧梳髻,外罩白色圆形软帽,帽上还戴有长冠。御手俑左右两旁的甲士俑束发,头戴白色圆帽。

4. 跽坐俑发式

头发在前顶中分,然后沿头之左右两侧往后梳拢,于脑后绾成圆形发髻,无发带、发卡及任何冠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